日韩鼓励公司从中国回国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财经 产经日韩鼓励公司从中国回国并未产生预期效果日韩鼓励公司从中国回国并未产生预期效果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19:37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 韩国政府鼓励公司从中国回国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在华10家韩国公司中,有7家对退出中国市场不感兴趣。8年内在华数千家韩国公司中,只有80家撤回了部分业务。

2020年初韩国政府针对从海外撤回生产的公司推出了更多的刺激措施。首先,这些好处被应用于专门从事服务和IT的公司。但在这个“热”的方向,撤回的愿望被证明非常有限。根据位于汉城的韩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的数据,在中国的10家韩国公司中有7家对回国不感兴趣,彭博社报道称。该社还援引韩国产业经济与贸易研究院的数据称,自2013年韩国通过有关从国外撤回生产法律以来,在中国的数千家韩国公司中只有80家将部分业务撤回本土。

今年春天日本从预算中拨出2.21亿美元补贴那些把制造基地从中国转移到日本、东南亚、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公司。正如印版《商业内幕》指出的那样,有30家日本公司利用了补贴并将其生产设施转移到了东南亚,另外57家公司在将生产设施转移到日本方面获得了支持。但同时仍有数以万计的日本公司在华运作。《纽约时报》指出,尽管人们越来越担心在中国经商,但留在中国的经济诱因仍然太大。

专门研究中国的世界经济学领域专家、韩国亚洲大学教授李旺维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特别提到这样一个事实:根据来自不同的民意调查,超过80%的韩国、美国和欧洲公司打算与中国伙伴保持或扩大贸易业务。

李旺维教授说:“从生产角度看,现在没有多少国家可以取代中国,包括韩国、日本和台湾。今天需求增长的稀有产品之一是电子产品。现在许多人被要求从家里到单位上班,人们购买家用电器和家具。但是现在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都与中国紧密相连。而且不可能用东南亚、欧洲或美国取代它。所以每个人都被迫去中国。即使是美国公司,尽管由于贸易战而带来政治和监管风险。“总体而言,暂时没有替代中国制造的其他选项。此外,如果从需求方出发,那么也只能在中国看到经济增长。在日本,下降幅度为8%,在欧洲国家和美国下降幅度超过10%。当人们谈论转移全球供应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向美国或欧盟的出口。但是现在增长的不是出口,而是在中国的销售。因此,鉴于中国在全球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即使从长期来看,也将很难离开中国。”政治技术中心专家尼基塔・马斯连尼科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了吸引韩国和日本公司选择中国市场的主要诱因。

他说:“韩国的经济问题相当复杂。由于主要贸易伙伴的表现也不佳,对外出口急剧缩水。就宏观经济指标而言,日本才刚刚开始出现某种可持续的经济复苏趋势。而在中国经济复苏步伐良好。这意味着市场的复兴,需求的增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离开?在2-3年内可能会有其他解决方案,但现在还没有,特别是因为传统的交通便利可大幅节省运输费用。欧洲对韩国企业来说是一回事,而中国则是另一回事。中国市场有着诸多便利性因素,尤其是运输距离短。此外韩国和中国公司之间建立了长期的生产和技术联系。”

显然,韩国和日本公司留在中国是为了保持竞争力并保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萨利茨基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有关外资从中国外逃的预测“毫无根据”。亚历山大・萨利茨基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在继续。专家们在等待第三季度的数据,很可能中国经济会有所增长。世界上任何其他发达国家都没有这种情况。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大致相同,尽管中国市场的规模不可估量。因此关于生产链崩溃的说法,即外资将离开中国,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这种危险不存在。中国自然会在世界工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亚历山大・萨利茨基认为,如果将公司从中国撤到东南亚国家,那不是因为商业环境,而是由于客观原因。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家自己已经陆续来到东南亚,应该再没有多少在华外国企业想搬到东南亚。

亚历山大・萨利茨基说:“他们正在将生产从本国转移到东盟国家,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这不是今天,而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趋势。由于中国工资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家发现,在家中而不是在东南亚从事生产利润更大。结果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随之得到加强。今年年初东盟国家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正在加强。”正是由于中国工资上涨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才将部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和印度。三星电子扩大了在越南和印度的智能手机工厂,同时减少了在中国的家用电器生产。现代汽车同样提高了在越南的汽车产量。

摩擦磨损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残余变形测量仪生产报价

电子万能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