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卖方最新解读看新一轮降准,5000亿流动性蓄势待发,如何提振实体经济?
新一轮降准于25日正式官宣。央行决定在今年12月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实际上,此次降准已有信号,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要“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综合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央行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其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能够更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市场主体以及居民部门,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受访人士还表示,降准带来的影响最关键是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将在股市、楼市、债市均有所积极反应。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称,降准表明逆周期政策在持续发力,有助于市场形成持续推进宽信用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资料图片)
近期市场出现了“股债双杀”的情况。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股市方面,降准意味着更多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或改善股市预期;债市方面,降准无疑利好短债,流动性供给充裕弱化资金利率向上的趋势。对中长期债而言,下半年来的政策性银行“准财政”功能带来的流动性将逐步回归,央行在资金面的主导权逐步回国,同时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多次提示中长期通胀压力,未来利率中枢或将持续上行。
近4年降准6次,股市应声上涨5次
降准之下,股市将受何种影响广受关注。就在宣布降准后,央行还披露了最新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三大指数在10月份均出现下跌,但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量均有所提升。
记者统计后发现,自2019以来,央行已降准6次,而其中有5次(2019年1月4日、9月6日,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9日,12月6日)在降准后的次日沪指翻红,并在随后数个交易日上涨,而唯一一次降准后沪指走跌,是在今年4月15日,这是2022年首次降准,沪指微跌0.49%,并在随后逐渐扩大跌幅。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此次降准有利于推动四季度经济持续复苏,随着经济各项扰动因素的逐步减弱,有利于A股市场稳定,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财联社记者,从目前内外环境看,国内经济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加大实体经济复苏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基建项目、房地产等服务业行业融资获得更大支持,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加之股市估值整体低洼,整体利好市场风险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的非银板块也有望迎来利好。华创证券非银组负责人徐康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考虑近期疫情多点散发,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挑战,决策层意在稳定经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的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准对市场和券商板块构成利好,有效增强市场信心。
降准落地后,市场关心降息是否也会到来,讨论声不止。对此,中金公司最新研判,不排除新一轮按揭降息可能性。该机构认为,当前按揭利率已基本耗尽了现有政策空间,并且由于阶段性利率放松政策截至今年年底,2023年后将恢复原利率,因此为了保持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力度,不排除新一轮按揭降息。
降准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实体经济
记者注意到,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对于此次降准的出发点与目的,央行有关负责人做了介绍: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
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罗志恒认为,此次降准有三大深意。一是保持宽信用环境,稳定实体经济,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三是稳定近期波动较大的债市,避免债市与理财波动冲击实体经济。
在他看来,经济修复基础不牢、宽信用目标仍未实现决定当前仍需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支持。23日国常会强调“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事实上,受到外需回落、疫情冲击等影响,四季度经济面临较大压力。
需求端,10月消费、出口全面回落,均录得负增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基建和制造业也呈现高位回落。
供给端,工业、服务业生产均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就业端,9、10月连续两个月调查失业率持平与5.5%目标值,青年失业率维持高位,稳就业目标迫切。
社融端,居民中长贷、企业短贷同比少增,实体需求依然疲软。
他进一步提到,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部分法定准备金会释放为超额准备金,这是基础货币的结构调整,其效应是不改变央行货币总量基础上保持流动性供给充裕,也增强了金融机构的资产扩张能力。根据央行数据,本次降准力度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略少于今年4月降准释放的5300亿元,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4月为65亿元)。
罗志恒特别指出,此次降准可以避免债市与理财波动冲击实体经济。近期债市大幅波动,主要是疫情防控优化、房地产增量政策以及资金面趋紧所致。央行降准一定程度能缓解资金面的影响,对短债形成确定性利好。
但他也提到,“近期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或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降准的利好,市场上获利了结的动力要大于持续加仓的动力。”
节约子弹,预计2023年上半年或将再降准一次
据了解,央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而展望下一次降准时点,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是在2023年上半年。对此,他给出了相应的支撑依据:
一是2023年上半年通胀下行压力要大于上行压力。在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大概率继续下行,叠加考虑2022年同期基数大幅上行,预示2023年上半年PPI当月同比大概率持续位于负值区间,且大概率持续下探。受此影响,2023年上半年核心CPI当月同比大概率还将位于低位,以及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当月同比大概率承压下行,这就意味着2023年上半年CPI当月同比大概率位于低位。
二是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大概率还将承压。2023年上半年PPI当月同比深度负增长,意味着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大概率录得负增长,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大概率持续下行。此外,出口增速负增长对就业率形成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预计2023年上半年消费增速大幅上行概率较低。从历史经验看,央行大概率在出口增速进入负值区间的背景下降准。
三是在4月降准25个基点的背景下,本次央行再次降准25个基点,原因之一是2011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行,目前下行空间收窄。在此背景下,12月央行再次降准25个基点,可以理解为2023年上半年再次降准“节约子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