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高福利:大馅饼下的隐形陷阱

欧洲高福利:大馅饼下的隐形陷阱 更新时间:2010-6-6 0:02:07   说到欧洲,“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是其重要的标签。据了解,此次危机中仅希腊一国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按希腊人口1100万左右计算,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如此高额负债就来源于希腊离谱的社会福利。   本报记者 钟慧文报道

说到欧洲,“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是其重要的标签。欧洲的高福利政策让美国人也羡慕不已,但是欧洲债务危机之后欧洲开始反思并紧缩高福利政策,业界普遍认为,高福利制度为政府制造了高额的债务,欧洲高福利制度或将走向破灭。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张展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欧洲债务危机与高福利制度有一定关系,中国在制定社会保障福利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吸取欧洲的教训,在未来实现高福利制度后防止“福利陷阱”和“福利欺诈”。

以瑞典为例,其疾病福利制度使得人们没完没了地“泡病号”,谎称有病而不上班。1955年每人因病请假的天数为14天,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则达到了26天。有的人甚至一方面在享受疾病支付金、失业补偿金、提前退休金等福利,另一方面却在黑市上打工,这便是高福利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

对此,张展新分析表示,为了防止以上的情形出现,我国在未来制定福利政策时需要把握一个度,社会保障给到一个什么程度,既要防止人民陷入贫困又要提高人们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从欧洲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如果失业救济过高的话会严重影响人们再就业的热情。所以,在我国未来进入高福利时代之后,应当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例如加强再就业培训、制定工作,并将失业救济的领取与保证再就业联系起来。

“广义的‘福利欺诈’在我国很常见,比如不该领低保的人也去领低保,不该住经济适用房的人也获得了经济适用房,这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巨额浪费,所以在涉及到发放这部分福利时政府应当加强审核、管理。”张展新说。

西班牙经济学家阿莱德认为,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比,丹麦和其他北欧国家在福利体制方面表现更好,其失业福利体制更多关注的是失业者再就业,而不是让失业者失业期间也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丹麦建立了一套被称为“灵活性”的福利体制。在这一制度下,雇员可以灵活就业,老板可以灵活解雇,丹麦人重视的不只是个人的失业保障,同时还重视对失业者进行培训,使其可以尽快找到新工作。

英国等国在危机之后发现了高福利制度的弊病,也开始让失业者找工作。

据了解,此次危机中仅希腊一国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按希腊人口1100万左右计算,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如此高额负债就来源于希腊离谱的社会福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熊厚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危机的一大根本原因就是高福利制度,欧盟一半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福利。高福利制度让财政支出流动性减弱、增加劳动力成本,同时也让欧洲人变得“懒惰”。尽管如此,欧洲很难摒弃这一制度,因为这与欧洲人长期形成的理念有关,“欧洲人认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力量在于产业进步而非降低劳动力成本,中国目前要做的仍然是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http://www.jingxigui.com/n/80464.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70.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