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为什么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海尔为什么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
大家好,关于海尔为什么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海尔为什么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海尔生物医疗,真的独立了吗?海尔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提出的海尔“一流三网”是什么海尔生物医疗,真的独立了吗?2018年,海尔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其辅导机构国泰君安也表示,海尔生物医疗未建立严格的关联交易、对外投资等内部控制制度,在治理规范性、独立性等方面需改进。那么,离开了海尔集团的庇护,海尔生物医疗是否有持续的研发能力和生产经营能力,或许需要海尔生物向证交所和广大投资者进一步证明。
2020年3月份发布的海尔生物2019年度财报显示:
2019年海尔生物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1,252.04万元,同比增长20.30%。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达18,206.16万元,同比增长59.76%。营运能力稳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28,048.69万元,同比增长88.24%。亮眼财报的背后,源于海尔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物联网时代,体验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被放大。仅能提供出色的商品和服务的平台已经不足以满足用户需求,更贴合个人感受的体验更被用户所重视。为用户带来幸福感的“体验”正是美好生活的本质。
率先感知到物联网的时代特性,海尔从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变为万千物种自演进的生态系统,构建开放的生态,举生态之合力从美好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一个个生态品牌由此诞生。
生命健康无疑是美好生活的终极追求。海尔“体验云”的先天基因优势和场景生态优势,推动着生态品牌无边界演进迭代,孵化出“盈康一生”这一生命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的诞生就是围绕用户对生命健康的极致需求,用物联网的技术和思维重塑生命健康场景,在用户不断迭代对极致体验认知的同时,同步孵化海尔生物等细分领域的生态品牌。
海尔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首先海尔集团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般是镇办或者村办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区别于国企在于股东是村集体所有而不是国有。持有海尔集团股份的“集体”就是大山村。
这是最初的海尔集团股权所有制形式,当然仅靠集体所有制企业所能得到的社会资源和管理水平不一定能让我们看到今日的海尔!海尔的集体所有制大股东渐渐演变成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个中大山村是怎么让渡的本人不得而知,据本人猜测可能是张瑞敏到海尔之后的事情了。海尔电冰箱总厂的原址土地都是原大山村的,海尔集团以及张瑞敏本人即便现在都与大山村(原村早已拆迁)村委会关系密切!
原轻工业局等国有政府部门所持有的企业股份因为政企分开的国家政策全部改由新成立的国家部门“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代持,也就是说海尔集团的大股东是国企,但大山村(现青岛大山实业总公司)仍然持有部分海尔集团的股权。
大约九十年代末,海尔集团搞了个内部员工持股会,类似现在的“某某控股公司”,当时社会反响很大,舆论认为海尔集团管理层可能会搞MBO,侵吞国有资产,后来这个持股会不了了之,但可能仍以某种形式存在!
综述:海尔集团(在此强调是整个海尔集团,不是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的所有制形式名义上仍是集体所有制,但国资是主体!记得大约02年左右张总在朱总理提出的高薪养廉政策时透漏自己的年薪才十几万,且没有公司股份,曾让本人万分感慨!
据个人的见解整理,欢迎斧正!不懂就喷者请绕行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提出的“人单合一”全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为员工,“单”即是市场目标,并不仅是狭义的订单,而是广义的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即让员工与用户融为一体。而“双赢”则体现为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员工成为了自主创新的主体,由此形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一个新格局。即由原来员工听企业的,现在变成员工听用户的、企业听员工的为用户创新的方案。
人单合一双赢的本质是: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也就是说,员工有权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决策,员工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自己决定收入。
以人为核心啦,既以员工为核心也以消费者为核心。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30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致力于成为行业主导,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对内,打造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对外,构筑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白电行业领先者和规则制定者,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领先者,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品牌。
“海尔之道”即创新之道,其内涵是:打造产生一流人才的机制和平台,由此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形成人单合一的双赢文化。同时,海尔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观念,致力于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适合企业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战略落地,抵御诱惑的基石。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
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
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
“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这一基因加上每个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是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海尔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海尔,主要包括员工、用户、股东。网络化时代,海尔和分供方、合作方共同组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共赢共享共创价值。只有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共赢,海尔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和完善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经营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每个员工通过加入自主经营体与用户建立契约,从被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被经营到自主经营,实现“自主,自治,自推动”,这是对人性的充分释放。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海尔“一流三网”是什么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
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物流自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336家优化至840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74%,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海尔通过实施并行工程,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使开发的速度大大加快。另外,海尔对外实施日付款制度,对供货商付款及时率达到100%,这在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从而杜绝了"三角债"的出现。
海尔的物流改革是一种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观念的再造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于海尔为什么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海尔为什么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