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无人机牵引万吨钢索过赤水亚洲山区第一跨开始架缆
建设中的赤水河特大桥。记者吴传明摄
8月12日10时10分,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一架工业无人机从古习高速赤水河特大桥贵州端的索塔顶端起飞,机体绑着直径2毫米、长2000米,像头发丝一样纤细的尼龙绳,在飞行9分钟后,稳稳落在对岸四川端的索塔上――这一川黔交界处上演的“飞渡赤水、穿针引线”,将赤水河特大桥两岸主墩索塔连为一体。
作为古习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赤水河特大桥全长2009米,大桥主跨1200米,主塔高243.5米,为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第一高塔的峡谷大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亚洲山区跨径第一的悬索桥。高难度的悬索如何架设?施工中攻克了哪些世界级难题?记者现场走访揭秘。
怎么架?世界第一高塔稳固支撑
在无人机飞越的河段,“v”字形赤水河大峡谷如同一道天堑,阻断了贵州习酒镇与四川二郎镇的交通往来。
叙古高速于2016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到古蔺县太平镇的赤水河畔就成了一条“断头路”。而河对岸,是已建成的江习古高速(习水段)。两条“断头路”如何连接?在赤水河上建一座桥是最佳选项。
考虑到复杂的地理地形条件,大桥采取悬索桥设计:横跨赤水河,但在河中没有桥墩,需在两岸修建“两塔”“两锚”,作为支撑和受力,桥面以悬索拉升。
“两塔”如同赤水河特大桥的两条腿,一脚“站”在贵州,一脚“站”在四川,分立赤水河峡谷两岸的半山上。四川路桥赤水河特大桥项目经理部副经理廖德川介绍,大桥主塔高243.5米,相当于80层楼高,为世界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的第一高塔。大桥位于半山腰上,从河谷底部到大桥的最高处,海拔落差达503米,相当于160层楼的高度。
“两锚”如同两只手,与“两塔”互相配合,将钢索拉起,牢牢固定在两岸。地形方面,贵州一岸相对平缓,四川一岸山坡接近垂直。“大桥桥梁锚碇采用山岩上开凿隧道的方式,即隧道锚。”四川路桥赤水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唐中波介绍,隧道锚的位置接近山巅,施工过程中必须穿过一段400多米的悬崖。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两座主塔、四川端的隧道锚和贵州端的重力锚已完成施工,悬索桥的四个承力“点”已建成,即将开始架设桥缆。
怎么跨?发丝般的先导索“打前站”
牵引先导索,是悬索桥架缆的第一道工序。
赤水河特大桥采用的是无人机牵引先导索过江,这一技术“川藏第一桥”兴康特大桥就曾尝试。“但赤水河特大桥跨度更长,塔柱的高度更高,飞行难度因此加大。”廖德川说。
另外,赤水河峡谷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空气对流强,对无人机的稳定性是一大考验。为了保证无人机顺利跨越,今年4月,无人机团队曾到珠峰大本营试飞,“几次调整后,终于达到最佳抗风性能。”廖德川说。
当日,无人机牵引的尼龙绳上绑着一串彩旗,用以检测风向。“无人机进行了智能化改装。”唐中波说,这台无人机可实现自适应巡航,不仅能实时显示飞行状态,还可根据飞行环境自主调整。
小小的一根尼龙绳,如何架起万吨桥梁?
唐中波介绍:“先导索过江后,再用小绳拉大绳,逐渐加重,最后把钢绳拉过河,牵引的钢绳一点点加粗,一直达到直径36毫米。”至此,钢绳形成牵引系统,架设起施工的猫道,猫道架设完成后,将通过牵引系统转换,由单线往复牵引系统转换成双线往复牵引系统,进行主缆索股的架设。“预计12月10日完成主缆架设施工。”
大桥有两根主缆。每一侧的主缆长1858米,由338根钢索组成,钢索及桥面总重量约3.7万吨。追根溯源,大桥全靠一根发丝般的先导索“打前站”。(记者寇敏芳)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
编辑:郑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