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与东盟做买卖中国出口找到新方向
积极与东盟做买卖 中国出口找到新方向
积极与东盟做买卖 中国出口找到新方向 更新时间:2010-5-23 0:06:33 在僵持不下的人民币和美元旁边,有一个长期内必定保持贬值趋势的欧元。对中国来说,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挑战不少。可喜的是,短期内还没有经济体能对我国出口的产能进行大规模替代;其次,中国制造在亚洲工厂这个全球最大的贸易盈余实体中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最后,我国在贸易伙伴的权重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全球经济恢复呈多重格局 全球危机的阴影刚散去不久,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大部分经济体都依次踏上了恢复的轨道,但这个恢复过程似乎不像以往这么简单。由于衰退程度和基本面情况的不同,全球各区域的恢复过程是不同步的,恢复速度也不一样。 得益于过去十年以来坚持不懈的资产负债表修复,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们恢复速度最快,也最可信:中国通过反周期政策操作度过了难关,并将主要精力放在防范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方面;得益于对外依存度较低,印度几乎没有受这次危机影响;东南亚各国也依靠内部需求拉动和欧美需求复苏,逐步回到原来的增长轨道。 虽然恢复速度超过市场预期,但仍然处于高位的失业率意味着美国经济似乎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伯南克也在谨慎地选择政策推出时机。而二次探底的不确定性则来自以希腊为代表的欧元区债务问题国家,与亚洲相反,这些国家过去十年中对《稳定与增长公约》财政纪律的漠视,让自己从金融危机的泥潭跳到了债务危机的沼泽。以积重难返的希腊为例,5月10日欧盟和IMF联名开出的7500亿欧元的救市支票,也只是其稳定市场预期的救命稻草,是治标不治本的缓兵之计,如果没有力量冒险拉希腊一把,最终它还是会越陷越深。显然,希腊已经没有能力自救了,评级机构和对冲基金给“欧猪五国”好好上了一课――出来借,迟早要还的――仍在贬值的欧元便是佐证。 贸易摩擦相伴经济复苏 这次恢复中最大的特征便是贸易摩擦不断。由于较早走出危机影响,作为贸易品主要输出区域的亚洲,将出口增长驱动经济恢复当作理所当然的方式,因为这不仅是亚洲的传统强项,也是其1997年危机后经济恢复的主要路径。但实际上,恢复步伐较慢或者仍然存在问题的西方经济体,越来越抵触亚洲对其市场的渗透和侵蚀。原来全球化的领头羊美国,更是从危机开始便扛起反全球化的大旗,由民粹主义衍生的贸易保护,让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们伤透了脑筋。中国则是这些贸易保护措施的典型受害者,去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3%,反补贴占全球75%。到了2010年,美国变本加厉,直接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而在意识到对中国施压只能取得反效果后,美国转换了战略,一方面没有把中国列入今年4月份的“汇率操纵国”名单,另一方面积极与展开高层论坛,希望从其它方面谋求利益。 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是结构性的,这早已有定论:由于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比较大,中美贸易顺差中包含了大量的中间产品价值,中国作为这些产品的最后加工地,实际能实现的增加值非常有限。另外,中美之间的产业布局差异较大,汇率调整并不能使美国国内进行进口替代。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完全被政治化了,这使得双方都骑虎难下。一方面,奥巴马政府提出的5年内出口翻番的愿景,需要一个廉价的美元支持,辅以出口限制的放松,并得依靠全球经济恢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另一方面,中国内外部门的产能设置和需求结构的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3月份对外贸易出现了六年来的第一次赤字,政府仍然将对外贸易作为今年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实用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指责中国贸易盈余如果是不靠谱的,那么用中国贸易的突然赤字解释人民币汇率没有被低估也同样站不住脚,这纯粹是个逻辑问题,中国亦无需用此自辩。 中国出口受“欧元区”冲击 现在的情况又更复杂了。在僵持不下的人民币和美元旁边,有一个长期内必定保持贬值趋势的欧元。因为用财政调整来解决欧洲的债务问题不现实,传统的财政手段对这些债务也已无能为力,欧元区未来的选择很有限:要么将《稳定与增长公约》扔到一边,放弃欧元存在的基础,让欧元区分化;要么进行债务重组,降低未来的偿债压力;要么德国让步,让欧洲中央银行进行大规模的“债务货币化”――无论欧元区选择哪条路,欧元贬值都是必然的趋势。欧元走弱无形中提高了人民币升值的潜在成本。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已经升值了12%以上,虽然产业侧重有所不同,但今年我国外贸将不可避免受到欧元区的冲击,特别是德国,要知道中国去年才刚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 就像硬币的两面,有升值就有贬值,有顺差就有逆差。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依靠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则需要减少贸易赤字,甚至考虑通过国际收支来为其债务融资。在各国经济努力恢复的时期,国际市场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虽然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东方生产―西方消费”这种贸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亚洲和石油输出国组织仍然会为“盎格鲁―萨克逊”经济体们融资,美国,甚至是欧洲,还是会继续印刷货币。但是,2010年的贸易摩擦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这种“东西失衡”的程度,即使这种再平衡的方式有悖于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对中国来说,今年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挑战不少,既要顶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要面对来自各国的竞争。以价值同比指数为标准,自从去年12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恢复期以来,无论是由于数量增长还是价格提高,进口的恢复速度大都快于出口。进口价格水平的提高,既受制于我国对资源类产品的议价能力,也有国内需求拉动的因素;进口数量的提高除了有来自加工贸易部门的恢复性增长外,一般贸易的增长尤为突出。出口方面,贸易保护的盛行让数量恢复困难重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也意味着出口价格上升空间十分有限。虽然4月份我国贸易余额由逆差转为顺差,但未来贸易恢复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东盟或成中国对外贸易主战区 当然,对我国未来长期的贸易发展不用过于悲观,首先,大方向上,短期内还没有经济体能对我国出口的产能进行大规模替代;其次,中国制造在亚洲工厂这个全球最大的贸易盈余实体中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最后,我国在贸易伙伴的权重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此轮经济复苏过程中,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持续高于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这种变化导致中国对欧美出口份额从2009年以来下降了将近6个百分点。其主要得益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深化,特别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区内贸易进入“零关税”时期:东盟的6个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和文莱对中国的关税率降至0.6%,而另外四个新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率也降至5.6%。贸易区建成至今4个月来,区内贸易量同比平均增长超过60%。 中国东盟贸易区内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结构仍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原材料和零部件占了很大比例,这反映了其国际分工中加工贸易上下游的关系。其次,与这种贸易类型相对应,我国在2009年之前都基本保持了对区内逆差,对区外顺差;而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因为中国对东盟中端制造品出口扩张和设备类投资出口增加,区内贸易基本平衡。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该区除了承担着亚洲贸易产业整合的重任外,还是中国产品和资本对外输出的主要渠道,并将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和国际化的实验场。作为最先走出全球危机阴影的区域,IMF对中国及东盟在未来一年多的增长预期都相当乐观;虽然在政治环境和领土争端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但这个区域无疑将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看点。 综上所述,危机后的世界,全球主要经济力量的发展呈现出更复杂的格局,复苏进程远非坦途,可以预计如果新兴经济体无法在短期内上位,新的秩序和均衡将无法达成,混乱还将延续一段时间,而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调整过程亦不会轻松。 (作者为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