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在山西:溃退下的利益

煤老板在山西:溃退下的利益 MBAChina   天气入冬,山西省的煤炭整合运动也到了攻坚阶段。按照山西省之前排定的时间表,全省范围内的整合重组要在10月底完成正式协议的签署,11月完成验收,但现在看来,这个时间表显得过于乐观了。

“计划虽然定了,但推进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困难。”煤炭厅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但政府的高压还是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越来越多的煤老板,不管是来自浙江、福建,还是本地,正在这场漫长的博弈中败下阵来。大把的真金白银将在此次山西的整合行动中变成一阵风,散去,一点痕迹都不留。

“这一招来得很突然”

在忻州市的一家宾馆里,李东林(化名)不断地抽着烟,表情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他来自南方的福建省,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他在忻州市买的房子,这次终于用上了。

2005年时,李东林到忻州下属的宁武县投资了两家煤矿,交了资源价款,他说一共是5000多万元,跑了一年多终于办好了各种证照。

按照山西省的规定,煤矿生产要“六证”齐全,外来的李东林为了办这些证照上下打点,“又不知花了多少钱。”

原本觉得,不管怎么样,自己总算抱得了一棵摇钱树,当时的煤炭价格正在打着滚似的往上翻,吨价已经从几年前的几十元涨到了二三百元。

但李东林想不到的是,自从2006年以来,煤矿就几乎没有正常生产过。从接手开始,就赶上了山西省不断加快的资源整合步伐,他当初觉得,资源整合无非是几个相邻私营煤矿之间的相互购并。

为了不让自己的煤矿遭到关闭,李东林跟着山西省不断提高的单井产量以及安全标准,投在煤矿里的钱越来越多,从3万吨到9万吨,从9万吨到15万吨,从15万吨到30万吨。李东林说,几年下来,扔到煤矿里的钱超过了两亿元,但年产30万吨的设备改造还没彻底完成的时候,今年4月份,新的整合重组政策呼啸而来,他一下子蒙了。

依照这份名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想留下来,要么将单井产能提高到90万吨以上,要么同意重组方案,被国有大矿收编。“这一招来得很突然。”

“再提升产能是不现实的,产能与储量直接挂钩,储量不够,投入再多成本,也没用,只有一桶水,你就算换上一个直径一米的龙头也没有用。”李东林说。产能90万吨的煤矿已经是大型煤矿,一般使用机械化综合开采。

据专业人士介绍,国家对于煤矿的设计建设已经有了一整套标准体系,一个煤田的产能受到煤炭储量、生产设备和设计生产年限的制约,“并不是随便就能提高的,一个储量不大的煤矿无法单单通过生产设备改造来提高产能。那样的话成本太高,但煤炭可能几年就采没了,投资者不会干这种傻事,而管理部门也不会批准。”就算李东林的煤矿储量达到了要求,他也没有资金能力再进行几个亿的设备改造了。除了被整合,没得选择。#p#分页标题#e#

更让李东林崩溃的是,按照山西省83号文件对资源价款补偿标准的规定计算下来,他的煤矿可得的补偿款仅有6000多万元。山西省对被整合煤矿的资源价款补偿根据所剩煤炭储量以及当初的煤炭资源转让价格来确定,此外给予煤老板1倍或者0.5倍的补偿。李东林虽然收回了当初的资源价款,但这几年的投入基本都打了水漂。

据记者了解,山西的忻州、朔州两地集中了大批来自浙江以及福建的煤老板,其中浙江的占到七成左右。而整个山西的煤老板中,江浙以及福建人就占到了一半以上。

这些有着灵敏投资嗅觉的南方人就是看好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之后的机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来到山西,从当地人手里购买了大量的小煤矿,认为自己永久拥有了这些资源,希望再次演绎财富飙涨的神话,但没想到,这一次栽了跟头。

太原中吕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剑生律师介绍说,的确有不少南方来的煤老板赔得很惨。不过,有些来山西淘金的江浙人一开始就有些缺少理性,“比如说他们为了拿下一个矿井,不惜血本,不讲究形式,承包也好,租赁也好,只要我能干就行。”更有甚者,经营主体变更手续都没有履行完,到现在整合运动来了,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这是最倒霉的一批投资人。”

Bitget最新下载APP

Bitget如何交易

Bitget最新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