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个50000亿的庞大市场正在巨变

这场疫情,能不能“拯救”生鲜电商?

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当下,部分传统行业正在面临生存危机,但一些新行业、新机会却正在涌现。

从封城到小区封闭式管理,疫情之下,“居家隔离,能不动就不动”成了防控疫情的必要措施。线下的餐饮、旅游、电影院线等消费行业受到剧烈冲击。其中,仅仅是餐饮行业,在春节7天的经济损失预估值或达到5000亿元。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19年“爆雷”不断的生鲜电商却突然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各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

除夕至初四期间,每日优鲜的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除夕当天,叮咚买菜的订单量同比激增超300%;

春节期间,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均订单量是节前的2-3倍;

过去一周,盒马鲜生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订货量达到平时的5-10倍;

从除夕至大年初九,京东到家的全平台成交金额同比去年暴增超374%;

……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亦反响明显,作为生鲜电商的上市龙头,永辉超市近6个交易日股价大涨超24%,总市值更是逼近900亿元。

面对疫情,永辉超市到家服务在全国门店紧急上线“无接触配送”。仅2月1日一天,永辉超市到家服务全国订单量春节期间首次突破20万单,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为了应对突然暴增的订单量,永辉超市启动紧急配送方案,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六,停休返岗员工数量从 600 人增加到 2200 人,启动 24 小时不停配的机制。

喊了那么多年要“崛起”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这一次真的能乘势崛起吗?

疫情之下的“抢菜大战”

疫情肆虐,线上买菜已经成为这个最特殊的春节假期的主流,生鲜电商订单数量大幅增长,异常火爆。

“今天抢到菜了吗?”一度成为许多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有人熬夜守到凌晨12点等待生鲜“上新”,准点抢菜,才能抢到次日的派送;有人一觉醒来发现新鲜青菜、猪肉等热门品类早已被抢购一空,只能再等一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量订单,众多生鲜电商APP承诺的“半小时送达”,几乎不可能完成。

据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九,杭州市民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厨房生鲜类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近3倍,达282%。

仅春节7天时间,叮咚买菜的订单量就完成了400万单,且客单价激增,由原本60元涨到了100多元左右。叮咚买菜的一位配送人员表示,他平时每天配送70-80单,现在平均每天要送150-160单,工作量翻倍。

据七麦数据预测,疫情期间,叮咚买菜APP的日均下载量超过4万人次,且平台GMV同比增长6倍,客单价也大幅增长了70%。

面对订单量的突然爆发,所有生鲜电商都面临人手不足、采购困难、供应链紧张等问题。

以盒马为例,其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线上订单量达到平时的5-10倍。据盒马的一位店长透露,店内所有人都参与到配送工作中,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4个小时,甚至自己的私家车都用来送货了。

2月3日,盒马鲜生宣布,接纳近500名来自云海肴、青年餐厅的员工到盒马旗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门店“上班”,并向其他线下餐饮企业发出了“招工令”,临时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

另外,疫情叠加春节假期,部分生鲜产地都已放假过年,蔬菜供应不足成了巨大难题。据叮咚买菜CEO梁昌霖透露,叮咚买菜紧急派出了100多名采购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动员蔬菜产地复工。

目前,各大生鲜电商APP的蔬菜供应,已基本恢复正常,仅有少量畅销类商品,需要准点抢购。

一场热闹的“抢菜大战”背后,似乎预示着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的风口正在上演,甚至有市场人士指出,中国生鲜电商有可能复制2003年“非典”时期淘宝、京东领衔的电商行业的成长过程。

50000亿!中国生鲜市场,正在巨变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生鲜市场规模足够大。根据欧睿数据,2018年中国生鲜市场规模达到4.97万亿,同比增长5.3%,预计2019年将突破5万亿元。

但,目前中国生鲜交易仍然以线下农贸市场为主,市场份额超过50%,生鲜电商的渠道份额仅2.5%。而从发展趋势来看,农贸市场的渠道份额正在不断萎缩,超市、电商渠道份额正在逐步增加,替代效应显著。

可见,生鲜电商的替代空间巨大,以发达国家为例,农贸渠道份额普遍仅为 20-30%。随着我国“农改超”政策进一步推进,农贸市场渠道份额持续下降,新渠道加速崛起成为必然。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正在加速新渠道的崛起。2003年那场非典疫情,教育了大量用户接受、使用线上购物,这次疫情,也是一次教育市场的绝佳机会,亦正在培养用户线上买菜、买水果的习惯。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通过4-5次下单购买便可以形成消费习惯,而这场疫情已持续超过18天,大部分用户线上买菜的次数已远超5次。

目前我国生鲜电商的玩家众多,据招商证券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主要分为三类:

①前置仓模式,主要在小区密集处设立仓储点进行储存、分检和配送,不开营业门店,代表企业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等;

②到店+到家结合模式,依托于线下门店,用户既可以线上下单也可以到门店购买,代表企业有永辉、盒马等;

③平台模式,指平台作为第三方,为存量的超市和门店提供到家服务,代表企业有京东到家、淘鲜达、多点、饿了么、美团外卖等。

当前,行业竞争仍然激烈,新入局者不断涌现。可见,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的核心竞争壁垒,仍尚未形成。

供应链,决定生鲜电商的生死

虽然,中国生鲜电商行业遇上了史上最强“风口”。但,决定生鲜电商未来发展的因素不仅仅只有新增用户、消费习惯、订单量……

众所周知,生鲜的上游生产高度分散,流通环节众多,层层加价且流转时间长。同时,生鲜产品极易腐损,损耗率高。生鲜产品大多为农产品,缺乏品牌,且非常难以标准化,采购、品控成本较大。三因素相叠加,使得生鲜零售端的毛利率很低。

赢商网在“2018年生鲜零售市场现状调查”中统计,这个行业各环节跑下来,损耗率将高达30%。这意味,进货1000万元的货物,只有700万销售出去了。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生鲜电商玩家众多、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但只有1%的企业实现盈利,4%盈亏持平,剩下的88%企业经营亏损,7%巨额亏损。

以老牌玩家每日优鲜为例,截至到2019年,其已在全国20+城市布局,但仅在北京地区才实现正向现金流,依然没有实现规模化盈利。

同时,行业玩家众多,竞争不止,补贴未停。生鲜电商对股权融资的依赖巨大,以叮咚买菜为例,成立未满3年时间,已累计进行了多达9轮融资。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共有22家生鲜电商企业共融资近120亿元。但,2019年融资金额、融资笔数双双大跌,更有多家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因融资难、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跑路。

很显然,疫情爆发之前,生鲜电商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只是加速了行业洗牌的速度,却并未改变当前生鲜电商行业存在的致命问题:供应链、损耗大、品控难、盈利难……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终将被战胜,生鲜电商行业在经历短暂的繁荣之后,能否解决致命问题,才是行业未来的关键所在。

bitget官网登录

bitget交易所最新下载

Bitget交易平台能提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