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两件事就是赚钱、存钱。存钱保住本金是咱老百姓的底限,但近期银行理财的收益差强人意,有的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本人深有体会。同时银行降息加速,也是让喜欢存钱的小伙伴一筹莫展。我整理了3种保本且收益较高的理财方式,很多朋友可能也接触过,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一、中短期理财——银行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银行面向个人的存款业务之一,但门槛较高。存期从1个月到3年,收益略高于银行定期。可部分提前支取,无费用,但银行经营出现风险时,存款人最高只能赔付50万。

1、 发行时间:全年。

2、 起存金额:根据央行规定,银行大额存单起存金额不低于20万元,有的是30万或50万元。

3、 购买渠道:各大银行网银、手机银行和柜台均可购买。

4、 起息日:成功存入后当日起息,到期一个自然日内本息自动入账。

5、 存期: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

6、 支取:可全额或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按活期计息。

7、 收益:各大银行收益不等。2023年部分银行大额存单收益如下: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数据一样。

20万元起,1年期2%,2年期2.5%,3年期3.1%

工商银行20万元起,1年期2%,2年期2.5%,3年期30万起(新客20万),3.1%

招商银行20万元起,1年期2.2%,2年期2.7%,3年期2.9%。

8、 风险:如遇银行经营出现风险,按照存款保险条例,每个人最高只能赔付50万。


二、中期理财——国债:

国债是国家发行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到期偿还投资者本息的一种刚性兑换的投资工具。安全性和信用度都很高。提前支取有1%的费用。

1、 发行时间:每年3-11月份发行。

2、 起存金额:100元起-500万。

3、 购买渠道:国有银行及部分商业银行均有购买点。可通过手机银行、网银和柜台办理。手机银行购买的是电子式国债,柜台买的是存单式国债。对老百姓来说,电子式和存单式无太大区别。

4、 起息日:国债发行日。

5、 存期:3 年和5年。

6、 支取:提前支取按照提取金额的1%收取费用,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档计息,不足6个月则不计付利息。

7、 收益:参考2022年11月数据:3年期3.05%,5年期3.22%。

8、 刚性兑付。


三、 中长期理财险——增额终身寿:

增额终身寿,是理财型储蓄保险,它兼顾了保险和理财的双重优势,即终身寿既有保险的安全性、提供身故保障责任的杠杆效应,同时又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稳定的复利递增的收益。

1、 购买时间:全年。

2、 投保年龄:保司不同规则不同。基本是0岁(最低出生满28天婴儿)-70周岁。

3、 起存保费:保司不同规则不同。按照缴费期,趸交一般最低1万元,期交最低5000元。

4、 保证利率:现在执行利率为3.5%,且为复利计息。

5、 起息日及保障期限:现多为电子保单,双方完成签字,次日生效,且保至终身。

6、 存期:趸交(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15年期、20年期等。

7、 支取:可部分支取或全额退保。无费用。

8、 收益:保司产品收益参差不齐。收益的高低取决于持有时间,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都以30岁男性为例。

如每年存10万,存10年,10年左右单利在3.3%以上,16年左右单利在4%以上。

如每年存20万,存5年,10年左右单利会在3.5%以上,13年左右单利在4%以上,后续增速逐渐加快。(单利因产品不同进行了近似处理)。女性数据高于男性,年龄越小数据越高。

9、刚性兑付:属寿险范畴,受到保险法合同法双重保护。


结论:

1、 大额存单优点:收益确定,无存取费用,存取灵活,存期多。

缺点:起点高,利率呈下降形式。额度有限,售罄则无法购买。如遇风险最高偿付50万。

本周去银行网点了解,个别银行大额存单两三年期当日发行后几分钟售罄。

2、 国债优点:收益确定,刚性兑付,起存金额低。

缺点:利率呈下降形式,提前支取会有1%的费用。额度有限,售罄即止。

3、 终身寿优点:终身享有复利计息的权益(投保时会约定保证利率并写进合同),收益稳定且不断增长,在获得人身保障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资产增值、财富传承。刚性兑付。起点低,存期多。

缺点:利率呈下降形式,现在的3.5即将下调至3%左右。多数产品缴费期退保会有一定的损失(保单退保是返还当时的现金价值),因为“保险姓保”,保监会不允许长险短做,保险的收益优势多是在10年左右,但如需要用钱,可采用保单贷款的方式,保障不受影响。

因此,大额存单适合0-3年中短期理财,国债适合3-5年中期理财,终身寿适合8年以上中长期理财。中短期理财就像种植蔬菜、农作物,收割后再次选种播种,但产能越来越低,终身寿就像栽果树,十年树木,十年后每年都会结果,无需从头载种。蔬菜、农作物、果树都需要,按需耕种即可。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