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茂盛生长

图源:视觉中国

筹建开业、发售新品、花式营销、投资调研,各自发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茂盛生长


近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大面积下跌,不少人一夜之间收益清零,甚至变为负数。支点财经记者正多方采访,分析本轮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原因及后续走势,相关报道将于近期发布。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就不再保本,银行理财子公司更是新闻不断:从花式营销到调低产品费率,从积极调研上市公司到布局权益市场;同时,农银理财获准筹建合资理财公司、北银理财获批开业,光大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公司密集换帅。


10月底,随着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其理财子公司业绩及运营情况也浮出水面。总的来看,在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多家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绩仍实现了大幅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对支点财经记者称,银行理财子公司具备天然的品牌优势,能有效对接银行现有的存量资源,客户基础庞大,资金充足。不过,理财子公司本身风险偏好较低,对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能缺乏吸引力,在投研能力方面也还有待提升。


走出母行,渐入佳境


银行理财子公司独立运营正加速。


10月19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批复,获准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11月4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北银理财获批开业。


截至目前,共有31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及开业,包括6家国有大行、11家股份制银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5家合资银行。仅年内,就有8家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


为何商业银行纷纷成立自己的理财子公司?


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发布,同年12月银保监会又制定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是资管新规直接催生的新兴资管机构,此前,各商业银行大都有专业部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积累,独立后仍可以充分利用母行的渠道和客户优势,更好地拓展市场,快速走向规范稳健发展阶段,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理财投资需求。


随着今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财富管理行业迎来“大资管时代”,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开启全面净值化管理,理财子公司发展渐入佳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15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19.14万亿元,占比65%以上。


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6家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以及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的净资产规模均超百亿元。


从三季报最新数据来看,招银理财产品规模排名居前,达2.96万亿元,建信理财、农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均突破2万亿元。


花式营销吸引投资者


据了解,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发行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截至9月26日,建信理财发行的产品数量最多,共506只;其次为信银理财和中银理财,分别为420只和394只。从委托期限来看,1-3年的产品最多,共1984只,占比达39%;其次为1年以内的产品共1286只,占比25%。


银行理财子公司茂盛生长

图源:视觉中国


尽管新发产品数量上升,但受A股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破净,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呈下降趋势。普益标准数据显示,9月理财子公司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27%,环比下跌0.11个百分点。


记者在招商银行APP看到,在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中,仅有12只R2中低风险、4只R3中风险、4只R3-R5中高风险产品的最高业绩比较基准在4%以上。


或是出于对冲产品收益下降和投资者体验变差,以及来自其他理财机构的竞争等,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产品营销上花了不少功夫。


比如国庆前夕,光大理财上线了一档“真人秀”节目,两支理财战队在线PK投资策略。记者还在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看到更多直播、小视频等花式营销,意在向投资者解读银行理财、监管变化、市场波动情况。


不仅如此,多家理财子公司通过下调手续费率吸引客户。不过执行优惠费率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固收类产品,且优惠具有时间限制。


招银理财此前发布公告,部分理财产品的固定投资管理费率从0.3%下调至0.15%,有的产品则从0.15%进一步下调至0.05%。中银理财近日也发布公告称,将某款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由0.27%下调至零,优惠截至2022年11月10日。


权益投资仍需补短板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依赖专业积累,形成了自身所擅长的产品领域,如今为了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权益类投资方面也有新动作。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年内已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3400多次,远超去年全年。其中,招银理财最为积极,调研超500次,深证主板最受关注,生物医药、建筑产品、半导体、电子元件等为重点领域。


娄飞鹏对记者称,这说明理财子公司正在强化投研能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权益类投资占比,提升投资收益,推进产品差异化。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稳健型的资产,固收类产品占据80%以上,而权益类资产波动性强,配置比例偏于保守。中信建投观点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仍存短板。


这种产品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业内人士表示,调研上市公司是投资机构选择投资标的和进行投后跟踪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出各理财子公司开始试水权益市场。


支点财经记者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截至11月20日,市场上共有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24只纯权益类理财产品,有23只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其中光大理财发行数量最多,共有5只。


银行理财子公司茂盛生长

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部分纯权益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还通过发行FOF(基金中的基金)和公募REITs产品参与权益市场。据统计,目前理财子公司已发行185只名称中带有“FOF”字样的产品,另有129只在售、31只预售。


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不仅要进一步在权益市场争得一席之地,不断缩小与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的差距,而且随着更多理财子公司开业,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比如,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加速落地,带火了本就颇受关注的养老理财产品。当前,大部分理财公司都推出了养老理财产品,今年第三季度就有23只产品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超380亿元。


据悉,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今后将可以购买养老理财产品,但具体怎样的产品设计才符合投资要求,监管部门还在研究制定,预计2023年开始陆续试点。


娄飞鹏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经营理念稳健,更适合居民储备个人养老金需求,未来应积极备战,在创新产品的同时,管理好风险。


记者 吴玲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

连花清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