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年白白支付利息数十亿错在哪里
“政府一年白白支付利息数十亿”错在哪里
《政府一年白白支付利息数十亿!地方债资金闲置亟待解决》――一家知名财经日报发表的这篇惊人“新闻”,被多个平台转载,甚至被同行“洗稿”后另行发表。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和“共鸣”,有读者甚至评论,“没有纳税人机制约束,这种事就是常态!”
实际上,这篇“重磅报道”严重背离了事实和常识!这类现象在财经新闻领域具有很大的典型性。正因如此,让我们来试着解剖一下麻雀。
内容生产者抛弃经济
常识会有多离谱
上述“新闻”主标题为《政府一年白白支付利息数十亿!地方债资金闲置亟待解决》。报道称,“记者梳理发现,在有关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审计中,绝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发债筹来的钱‘躺在账上’,白白支付利息。”记者按照地方政府发债所要承担的利率水平,按照记者估算的“闲置”债券资金规模,以记者想当然认为债券“闲置”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不为地方政府产生一分钱利息为前提,推算出“政府一年白白支付利息数十亿!”
其实,稍有经济常识的人就会思考,建设项目“闲置资金”存在银行里是会带来利息的,可以在保证本金安全的情况下,结合建设项目用款进度,将“闲置资金”办理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等等。而且,由于资金规模大,地方政府在银行面前具有较大谈判优势,银行也会通过提供好的资金回报来争取这样的优质大客户。
记者臆想出“政府一年白白支付利息数十亿”,而且为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到了钥匙――避免地方发债募集来的资金“闲置”,并围绕着“避免资金闲置”而探讨了许多对策。
其实,稍有经济常识的人就会想到,即使就一个建设项目分几期发债募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也是集中的,资金划出也注定是陆陆续续的,不可能在募集资金划入专户当天就全部用光,也就注定会有募集资金“闲置”状态。
接受采访的沉没成本
才能输出有价值内容
采访过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之后出炉的报道,为什么会践踏简单的经济现实?我们先看财经内容生产的一般过程:记者发现线索后先做案头工作,形成倾向性意见后,电话采访专家和业内人士以得到印证和补充。
笔者本人有时也被财经媒体采访,或者真正被视为探讨财经问题的对象,或者被当作形式上支撑报道的工具。
相对来说,被采访者是匆忙应对,如果自己思维不够清晰,就容易跟着记者思维跑。有时被采访者的观点独立清晰,但被记者断章取义,提取看似能支持记者先入为主的想法的内容,最终炮制出一篇有背景有数据有调查有采访有专家意见的“惊人之作”。
先入为主的想法即使站不住脚也舍不得丢掉,背后往往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在起作用。记者做了许多工作之后,如果发现自己要报道的是个伪命题,放弃内容输出,就放弃了一篇作品和对应的经济收入及其他利益。狭隘地看,此前为之投入的精力就成了沉没成本。但是,如果能以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作为个人收益核算周期,果断接受沉没成本更有利于内容生产者利益最大化,也更符合广大受众的基本利益。
被沉没成本绑架的
内容生产者有多反常
我们还是以上述报道为例。报道称,“四川……141.82亿元闲置超过1年”。记者既然发现突出的数据矛盾,即同口径的四川一个省的“闲置资金”,超过了包括四川在内的18个省的“闲置资金”――这到底是政府审计部门出了低级而严重的差错,还是记者看错了,抑或是记者对基本概念理解错了?对此,记者没有去确认,而是“带病”使用这些核心数据,并据此推导出自己臆想的核心结论,其危害可想而知。
再比如,报道称,“部分省份审计部门对资金闲置给出的理由包括,项目准备不充分或停止实施、项目进度与资金筹集不衔接等。” 记者既把审计部门当作裁判员,引用其数据,又将其当作运动员,说审计部门“对资金闲置给出的理由包括……”
财经内容生产者一旦被沉没成本绑架,就会出现一系列反常举动而不自知。
匆匆翻阅资料者,慎言对经济运行有惊人发现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能因为看到别的地方发债,盲目认为自己没有发债就吃亏,结果举债申请资金后无法落实到具体项目。”
在上述报道中,各地方政府领导简直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盲目认为别人有玩具自己没有就吃亏了!
稍有常识就会知道,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连1+1等于几也算错、一望即明的问题,是有限的。凡是“发现”这样“亟待解决的问题”,都要审慎一点。受众在被情绪裹挟着拍案而起之前,也可以用逻辑稍微捋一下。
现在越来越不缺“敢说”之士,几乎人人都可以对政策提出意见而不必负责任。相对来说,现在更加需要的是批评者的负责精神,更加要避免的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反正我文章发表、管它一地鸡毛”的心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