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铝合金门窗批发
文章目录:
1、丽江 门窗上的风景2、云南建筑大观:名人故居忆故人3、云南建筑大观:祠堂里的家风与乡愁
丽江 门窗上的风景
去过丽江的人,都知道大水车、四方街,可那美丽的门窗,你是否留意,是否记得。那是丽江城里最动人的面容。
2014年5月,带着多年的向往来到丽江。在丽江的几天里,晨起踏着石板路在城里闲逛,路边水潺潺,一缕阳光洒在街旁的柳树上,一扇木门推开,一对情侣走出来,好像也没有梳妆打扮,只有自然和清纯。傍晚,夕阳西下,游人的影子投射在石板路上,更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五月的太阳当头,丽江城里处处涌动春的气息。黄褐色的木楼,庄严静穆,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迎来送往;一场小雨刚刚过去,雨后的石板路面光亮,带走了轻尘,空气中弥漫着滋润的气息。
走着走着,偶然发现,路旁的门窗很有特色。蓝天和白云下,一只小狗懒洋洋地趴在门前,漫不经心地看着过往行人。窗下,两位老奶奶在晒着太阳。在丽江的街道上,时常能拾捡到一米阳光,一帘春梦,以及各种各样的漂亮门窗。
门窗各有特色,有古典风格的,有现代气息的,也有洋味十足的。可以说,丽江的门窗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云南建筑大观:名人故居忆故人
云南建筑蔚然大观
类型众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
名人故居
它的主人
有文化巨匠
有战场名将
他们卓越的历史功绩
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故居去了解
让我们一起看看云南的名人故居吧!
昆明市朱德旧居
昆明朱德旧居有两处,相距不远,坐落于昆明市华山西路水晶宫红花巷四号和小梅园巷三号。红花巷四号为木结构硬山顶中式建筑的四合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正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厢房各三间,倒坐五间。小梅园巷三号系朱德亲自布局设计的带花园中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566平方米,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题名“洁园”,他在此潜心研读革命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云南是朱德走向革命道路的起点。朱德从小学习刻苦,对时局的变化十分清醒,深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1909年,由家乡徒步跋涉70余天,辗转来到昆明,考入“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朱德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昆明“重九”起义。1915年,又参加了“护国运动”。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合人民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关于带兵、练兵、养兵、用兵等重大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一生英勇善战,功勋赫赫,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
昆明聂耳故居
昆明聂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现在的甬道街上73、74号。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去昆明行医,在昆明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中药铺“成春堂”。当时,聂、杨(房东)两家合住一院,本属于用作商铺的清代官房,该房坐东朝西,临街有两层楼土木结构房三间。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此,他的童年也基本在这里度过。18岁时聂耳外出求学离开昆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1927年,聂耳考进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进步学校里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他不但搞音乐也演话剧。他的处女作《省附小校歌》,就是在这个时候问世的。18岁,聂耳离开云南去到上海,开始步入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1935年,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虽然从此他再也没能踏上重返故乡的归途,但与昆明的回忆、昆明带给他对音乐的感知与才华,伴随了他的一生。
昆明冰心故居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昆明市呈贡斗南村华氏家族于民国初年修建用于守坟和追祭先辈时歇息地。为三间六耳民居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13.9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祖国的半壁河山沦为敌手,为避日本飞机轰炸昆明,部分“西南联大”和省内外的一些院校(系)被迫移迁呈贡,著名女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携儿女1938年至1940年在此居住。“默庐”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中式建筑,一楼一底。“默庐”楼上,当时正中是书房,左边为儿女们的住所,右边则是冰心夫妇的居室,正屋两侧各有三间耳房,构成了一个清幽别致的小院落。
默庐不仅是冰心在昆明的家,更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的重要历史见证。这里时有梅贻琦(西南联大校长)、罗常培、杨振声等名人学者也曾前来与在呈贡的费孝通、陈达、戴世光等人及冰心的学生们在此聚会;冰心应呈贡中学校长昌景光邀请义务任教,创作了《呈贡县立中学校歌》并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作家取“墓 ”的谐音字“默”,于1940年2月28日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散文《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及景物,“默庐”雅号流传至今。
云大熊庆来、李广田旧居
熊庆来、李广田旧居坐落于云南大学会泽院东侧。建盖于1937年,座北朝南,是一座单檐悬山顶、面阔四间,进深两间外走廊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自建成至1968年间,此楼房先后是熊庆来、李广田两位校长的住宅。熊庆来,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比利时、法国,获博士学位。其 “熊氏定理”,又称“熊氏无穷级”,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37年至1948年任云南大学校长。新中国时期,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全国政治委员。
李广田,山东邹平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山东济南教书。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1941年秋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时期,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1952年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2003年,“熊庆来、李广田旧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举办了熊庆来、李广田生平事迹陈列展。
卢汉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云南起义的领导者、原云南省政协主席卢汉的住宅。卢汉新公馆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屋顶为陡坡影山平瓦,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具有明显哥特式的风格。墙体里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的形式美,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有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东西侧为三面体里面凸窗。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是一幢采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新形式的近代优秀建筑。
卢汉,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卢汉的军队在昆明南郊巫家坝机场举行誓师大会,出征抗日。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发出《云南起义通电》,云南和平解放。卢汉在1929年冬至1930年4月,兼任云南省财政厅长,卢汉就任后,整顿财政,为云南解决了财政危机。1974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腾冲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是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于1918年建成的。整个建筑采用中西合璧式的风格,中式的大门,西式的窗户。墙体全部用青砖砌成,大门内屏风上“学者、战士、真诚的人”,是毛泽东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这是一座四合院,走马串阁楼,木材全部用本地出产的上等楸木建成。院内最长的石条叫做走檐石,全长5.58米。西式阳台,中式的月亮门,石柱上还刻有中式对联,“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隔树鸟声风细引,到簾花影月高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些对联充满了哲理和诗意,体现了主人的情操。
艾思奇1910年3月1日出生在和顺水碓村,两岁随母亲赴昆,在昆明启蒙。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研究的是先秦哲学,其兄李生庄研究的是西洋哲学,艾思奇从小就受到其父兄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九一八”事变后,艾思奇从日本回国,留在上海,到李公朴主持的《申报》流通图书馆主持“答读者问”栏目,后来参与创办《读书生活》杂志,任编辑。还创办“量才业余夜校”并任教员,此时,艾思奇已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1935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出版,艾思奇因此以“大众哲学家”而名扬全国。一部《大众哲学》,将哲学通俗化,引导大众了解哲学、接近哲学。艾思奇到达延安以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的理论教员,还担任过“新哲学会”的负责人,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和总编辑。
腾冲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故居位于腾冲市,扩建于民国元年,为四合院土木结构瓦屋顶单体建筑,正街边原有三开间面楼一幢,后由一屏照壁相隔为前花园。接着是一幢三开间厅楼,其右间为大门,余为书室、马房。继而是正方形中心大院,左右建三开间厢楼各一幢。中心院上五级台阶是三开间正房,设暖阁家堂,两次间为宿舍。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前厅侧墙上镶嵌着青石横额,刻有李根源提写的横书隶体“岁寒松柏庐”。
李根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青年时期留学日本,为首批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革命骨干。他与蔡松坡等人发起了云南辛亥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封建统治;继而参加讨袁护法斗争和北伐战争;尤其是在滇西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担任过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总办,云南军政府军政总长兼参议院议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荣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一生自奉俭约,济厄解困,受人爱戴。
文山楚图南故居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市,建筑格局为两进式四合院,硬山顶、穿斗木构架辅以土坯围护,座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即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院内房屋平面布局方正规矩,木构架稳重敦实、构件尺寸科学合理,雀替、板壁、门窗装修图案简洁、线条流畅,建筑用色为土、木、瓦、石灰之本色,除此之外无一丝杂色。由此彰显主人含蓄内敛、质朴的风格。
楚图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吉林省立第六中学帮助学生创立了“灿星文艺社”,出版《灿星》进步文艺周刊,开展革命活动,后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反帝爱国斗争,1937年在昆明受聘为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民盟云南省支部负责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等等 ,译作有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选》、威尔布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等等。此外他还精于书法,许多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他的墨宝悬挂。
祥云王复生、王德三故居
王复生,1896年9月生,云南省祥云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想的熏陶,王复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等地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王复生遵照党组织的安排,在齐齐哈尔、讷河、黑河一带,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组织抗日活动,帮助解决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的粮食和武器供应问题。1936年8月15日,王复生在齐齐哈尔北门外江坝被日军杀害,时年40岁。
王复生的弟弟王德三生于1898年7月。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不久加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派,到陕北建立党组织,是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2月,党组织派王德三回云南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特委书记、临委书记、第一届省委书记。在3年多时间里,以他为首的中共云南地方组织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并结合云南的革命形势,在三迤大地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在昆明从容就义。
石屏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古城。袁嘉谷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为其父袁德洋所建,是一幢清代木结构二层四合院楼房,典雅清幽、古朴庄重。袁德洋是生意人,原住石屏乡下,长期运百货到普洱、西双版纳的茶山贩卖,又将茶叶、食盐运回销售,赚得钱后,在石屏城卖米巷兴建了这幢青砖、灰瓦、白墙、椿木雕花门窗的具有石屏民居风格的正三间两耳楼房。大门坐西朝东,院子坐北朝南,院子西边还建了二层楼房。
1903年清政府特开经济特科,广罗天下经邦济世人才。远在云南石屏边地小城的袁嘉谷得尚书魏光焘推荐,赴京城应考。经过会试、殿试后,被取为“经济特科”第一名,成为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先生生前曾经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浙江布政使和提学使、国会参议员、省参议及高级顾问等职务。虽历经清朝、民国不同的时代,但他为官清廉、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及其经典传世佳作皆为后人称颂。
丽江方国瑜故居
方国瑜故居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治巷32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经修缮后建成方国瑜故居,展示方国瑜先生生平事迹。方国瑜故居占地1.98亩,门窗上有“四季博古”和简洁雅致的窗花,前檐柱下柱石大多为扁圆鼓形,表面雕以花、草、桔瓣等,前后院旁的空留处又自成三房一照壁格局,每个院东西主楼后边都建有小花园。园中种植许多茶花、兰花、杜鹃、松柏、常绿植物等,将整个大院点缀的清新而文雅。方国瑜故居既保留了徽式建筑的细致严谨,又体现了纳西族建筑恢弘气派的风格。由中国著名哲史学家任继愈题写 “方国瑜故居”匾额。
方国瑜,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丽江人,纳西族。1936年任云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等等。方国瑜对研究地方史、民族史、东巴文等方面有突出贡献,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著作有《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纳西象形文字谱》等著作,并主持编纂《云南史料丛刊》。
盈江刀安仁故居
刀安仁故居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新城乡,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土木建筑结构,分四堂三进。刀安仁故居于2011年修复完成,最大程度地复原了故居的容貌。刀安仁故居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建筑群落,大堂在前,作为审判厅使用;二堂是土司议事厅;三堂是土司贵族及元老的办公地;正堂居后,是土司的办公及住所。每进中间是天井,两边是厢房。
刀安仁,傣族,字沛生,云南省盈江县新城人,为干崖(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第21任宣抚使司,中国同盟会员,著名傣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光绪十七年,刀安仁承袭干崖宣抚使司职。英国侵略军从缅甸屡次进犯干崖铁壁关地区,在八年的抗英作战中,英军每次入侵,均遭重创而溃退。为寻求一条富国强兵之路,刀安仁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游历考察,从马来西亚引进8000株橡胶苗种植于干崖凤凰山,为我国引种橡胶树之始。刀安仁与张文光、刘辅国在干崖司署举兵发动滇西起义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刀安仁一生有力地促进了干崖的繁荣和发展。
会泽唐继尧故居
唐继尧故居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院,大门迎东,是一座小型的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属会泽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风格,前院有正堂三间、对厅、书房及马房,后院有仓房可装谷物,还有厨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前后两院共有房屋十四间,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唐继尧,又名荣昌,字蓂赓,云南曲靖市会泽县人。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发布讨袁檄文,组成护国军政府,以唐继尧为都督。随即组织讨袁护国军,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军,护国战争全面爆发。唐继尧支持下,1915年至1921年历时7年建成个碧石铁路,它连通了滇越铁路。唐继尧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云南创建了第一所大学——东陆大学(现云南大学)。1914年8月,唐继尧倡导并拨款万元,聘请以赵藩为总纂的一批云南知名学者编纂了大型丛书《云南丛书》1212卷。这对云南地方文献的系统整理、保存与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和巨大影响。
名人一生
风起云涌
名人故居里
积累下来的文化气息
是人文精神的传承
是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
云南建筑大观:祠堂里的家风与乡愁
云南建筑蔚然大观
类型众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
祠堂
宗族的象征
记录着
家族的辉煌与传统
延续着
优秀家风的血脉
让我们一起看看云南的祠堂吧!
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坐落于腾冲市和顺镇,祠堂坐南朝北,占地1938平方米。大门造型中西合璧,三道罗马式圆拱门,每道门有一个三角顶。大门外有两层石月台,月台均修有石栏。临门月台高出乡前通衢丈余,通衢外又有一个大月台。月台前有荷花池一塘,塘外为广袤农田。由乡前通衢拾级而上,至临门月台,从月台再拾级而上,进入宗祠,层层向上,更显宗祠的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据《腾冲寸氏宗谱》记载,寸姓,原籍南京,世居四川重庆府巴县梁滩里寸家湾。和顺一世祖寸庆,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奉旨南征来滇,随大军至永昌(保山)、腾越(腾冲)守御千户所。
“不立祠以统之,则涣而未萃,不能别尊卑,分长幼,辨内外,定亲疏。”此即寸氏修建宗祠之宗旨。祠中悬挂着清代光绪乙未进士寸开泰手书的“寸氏家训”,寸氏家训共十六字:礼、义、廉、耻、忠、信、孝、悌、宽、和、谨、勤、慈、让、恭、俭。和顺寸氏宗祠自建造以来,一直行私塾、学堂之义,曾办有和顺明德女子学堂、和顺两等小学堂、女子师范学校、和顺中心小学等,2000年2月,和顺中心小学迁入新校,宗祠交办寸氏族人管理。
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坐落于腾冲市水碓与尹家坡之间,坐南向北,占地1947平方米。据刘启义《先后修理祠堂记》所述,早在清嘉庆年间,刘氏十三、十四代族人,在尹家坡下巷刘姓聚居地之下的公地建祠。咸丰三年(1853年),购得寸姓山田地基一块,即今祠堂地,依山临水,环境清幽。祠门高耸轩昂,遥对东北诸峰岭,1920年,扩建前厅,新修大门,增建月台,并立石斗标杆一对于月台左右,月台前新筑拱桥,桥下有池种荷。
清光绪年间,学人尹子章在刘氏宗祠设书塾教授乡中学子7年,名“芸香馆”。他在和顺还写下大量诗文,为《芸香馆诗文稿》。辛亥革命后,刘氏宗祠亦设小学分校。刘氏二代祖拜卜花和尹氏二代祖尹资,都是和顺先人最早出入缅甸的先驱。1949年前后,刘玉铉兄弟曾在此设织染厂,1972年后,曾为乡企业办开办卷烟厂、综合厂,刘氏家族为和顺的产业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坐落于腾冲市,坐南向北,占地约4000平方米。民国初年,由李氏十七代裔孙李曰垓首倡创修祠堂。地址定在现祠堂位置,以其地势高峻雄伟,依山傍水。祠堂坐西向东,依山势逐阶梯进为两进两院。拾阶而上,呈一平台,中分两路,左右台阶上,矗立着两座拱门,门头上各嵌有一块石刻,各书有“登龙”“望凤”,寓人才辈出之意。由北登石级,穿拱门,昂首仰望,一座堂皇雄伟的牌楼式大门耸立于天际,两边墙垣作“八”字形闪开,中间一组十七级侧扇形石阶,十分气派。中门头上悬有一块红底金字“李氏宗祠”匾额。中门两边挂有一副对联云:派衍阳温登,正昔日彩云南现;门迎高黎贡,看吾家紫气东来。此联为李曰垓题书,联意贴切,气势磅礴。
跨槛入门,是一大广场,当中也是一组整齐的石阶,两旁分植梧桐二株,枝繁叶茂。进入二门,耳目为之一新,呈现在眼帘的是一宽敞庭院,园林清幽,花木扶疏,两厢厅堂,窗明几净,为当年族人聚会议事,招待客人之处。背面为侧花园,壁间书画琳琅满目,园中竹梅疏影,碧草如茵,也是游息之好去处。环观庭园,正面殿前阶下为一月台,绕有石栏,正中石栏横板块上刻有“聿修厥德,勿忘尔祖”8个篆体大字,为李曰垓手笔。周围栏杆柱头上,均有精致雕刻的石花盆,植有花木,典雅美观,台下是一石拱,壁间伸出一石雕龙头,口吐清泉,流入月牙池中,喷珠泻玉,淙淙有声,大殿前檐高悬“道德开基”四字匾额。
尹氏宗祠
尹氏宗祠,坐落于腾冲市和顺镇尹家巷前,占地1070平方米,祠基宏阔平旷,枕南朝北。南边高筑正厅享堂,正中立“明诰封武略将军尹氏始祖讳图功灵位”红底金字木牌,为道光十年(1830年)古物。旧时两侧尚有历代已逝祖宗牌位。正厅下为平坦大院,植古树二株。前厅之下,为荷塘,塘中筑高台,植紫薇四株,塘岸遍栽杨柳。池之东即是祠堂大门,悬道光十二年(1832年)尹祖澜书“尹氏祠堂”正楷金字红底巨匾,门前有石栏杆月台,并立石斗标杆一对。
倡建人尹直臣在《修建祠堂碑记》和《重修尹氏族谱?叙》中明确记载“余于嘉庆四年,即存此心,寄书缅甸,向族人士楷、士玢等公募银……买祠堂地基……乃于道光十年庚寅之岁,鸠工庀材,建立祠堂。”据《清实录?乾隆》所记,尹士楷为缅甸孟驳王通事,其弟士玢为缅甸阿瓦客长(华侨总会长),是旅缅之富室名望,因此有能力捐巨资,同时向缅甸族人劝捐,家乡族人亦乐捐,而建成祠堂。尹氏宗祠一直设书塾、学堂,书声琅琅,弦歌不辍,培植人才甚多。清道光、咸丰间,尹祖澜、董大纯设帐于此授徒;光绪间尹曰培继而开书馆;辛亥革命后设和顺中心小学分校。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坐落于腾冲市和顺镇,光绪八年(1882年),由和顺张氏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代裔孙始建大殿和东西厢楼及大门。面楼和正厅兴建于1930年春。其建构格局,整体为四合院型,坐南面北,前有花园,后有倒座,大门置于左边,坐西面东。大门外为一扇形月台,有石栏围护。祠中匾额现仅余匾12块,对联5副。大门匾额为光绪壬辰(1892年)仲春书“张氏宗祠”四字,其上方为“永振家声”四字。
大殿中堂门上方有匾“积厚流光”,两旁有长联,此匾及联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族人举人张成濂托西江阮振千撰书,大型隶书,并加行书跋语,至今已百年历史,为祠中珍贵文物。客厅两壁为张德洋1931年9月隶书刻《东铭》《西铭》。1905年,张德洋联合族人创设清河义学堂,每年都祭孔子。抗日战争结束后至1949年前夕,还作为乡中心小学的分校,1949年后,先做军粮站,后作粮管所。
钏氏宗祠
钏氏宗祠坐落于腾冲市和顺镇大庄村,为一正两厢一厨房的建筑。前为月台,后有操场。宗祠正殿内有匾联、武德将军牌位和仪仗物。院内栽有两棵桂花树,两棵紫薇花树,黄香木围满花园。月台上有李根源题书的两块石刻,一为“山水清音”,一为“金川月池”。临池一边建有石栏杆,三面以石凳围绕,引大盈江水注入,波光粼粼,与龟山并美,每当傍晚,男女老少休闲谈天,其乐无穷。
建祠后即于1929年一直办学,教师有外地请来的段定一、苏畔兴、李生训、段立邦等人,办多级复式。以后有钏相才、钏相忠、钏嘉英、钏相魁、钏相民等人士办双级复式,后又请钏相民、许洪川、杨发瑛、钏相伦等人士相继任教,办成初小,为和顺高谷分校,到1956年办成完全小学。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这里是永胜毛氏和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在澜沧卫屯垦、生活并留下后裔的地方,共有房屋13间,分正殿和南、北两个展厅。正殿坐西面东,屋架为穿斗式木架结构,进深三间,夯土墙,青筒板瓦屋面,16柱落地。南北厢房对称,均为18柱落地,通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夯土墙,青筒板瓦屋面,院内绿树成荫。重修的毛氏宗祠仿明清建筑,飞檐斜阁、雕梁画栋掩映在一片红墙绿瓦中,透露着古朴、庄严的气象。
正殿大门上匾是“敦本堂”,殿中屏匾“聪听彝训”。前大门门坊上为“毛氏宗祠”牌匾,遥望厘然,左右平列“钟灵毓秀”四大字。门联曰:“注经世业”“捧檄家声”,崇圣学,毛氏世家传承经典。毛氏家风以“聪听彝训”为核心,以《毛氏家戒十则》《毛氏家劝十则》《毛氏家训八条》《毛氏家族百字铭》为主要内容,突出了毛氏爱国、正义、廉洁、进取、诚信、孝道、勤俭、和睦的家族规范。
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位于保山市施甸县,据史料记载,契丹人南征,为戍边之需落籍云南,完成了长途大迁徙。如今,时光虽已流过七八百年,但施甸的契丹元素依然可见。在木瓜榔村的蒋氏宗祠,祠堂保持着圆拱尖顶造型,犹如古契丹人的“帽子”,其正门朝东,与辽代建筑面朝东向的风格相一致,保留着契丹族朝日的习俗。
走进祠堂,正房正中立有祖先牌位,旁边则悬挂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画像。祠堂的墙壁上则有一幅“青牛白马图”,而这是整个契丹族起源的传说:远古时契丹族的男女始祖分别骑白马、青牛沿浮土河、潢河而下,相遇于两河交汇的木叶山,在此结为夫妇。他们生了八个儿子,繁衍成为契丹八部落。时过境迁,这些先祖来自草原的后裔如今和谐地与本地少数民族生活在了一起。
武侯祠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诸葛武侯祠始建于唐朝,据《民国姚安志》记载: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追击反叛的夷帅孟获。到姚安后,屯兵烟萝山麓,演绎了斗智斗勇的“一擒一纵”故事。后来,诸葛亮革新农业,安抚少数民族,从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重修后的武侯祠,拥有3850平方米的大殿及厢房,殿内设有武侯祠铜像、浮雕、图片展厅、农耕文明实物展厅和书画展厅,提升改造四级公路4.9公里,铺筑石板路500米,重建观景台、仿古石垒等。
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城平川镇,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时任云南省宪兵司令的平川人杨如轩所建,海内外名流争为诗歌古文以纪盛者,凡一百二十八家。现存有祠堂、过厅、东、西厢房、百岁亭等建筑。宗祠内现存有民国时期当代要人和海内名流题刻八十余通,有蔡元培、袁嘉谷等民国时期当代要人和名流的题刻,是云南省现存民国时期要人和名流题刻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近现代纪念建筑。
青瓦屋顶、青砖地板、青石台阶、白灰墙壁、雕花木门、梁柱斗拱、雕花镂空窗、“金包银”墀墙、水墨山水画、彩绘等等,全都保持特有的宗祠气质,精致、庄严、肃穆、协调,它们相互渗透、相互映照,浑然一体,繁复华丽,宛若天成,一同构成了杨氏宗祠的“大形”,气势非凡。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始建于1925年,座南朝北,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土木结构,青瓦三进四合院。祠门高大雄伟,牌坊式建筑,砖石结构,三开间,瓦顶、门框皆用砖石拱卷。走进祠堂,正对门修有一座小桥,小桥上象、狮子等动物形象被雕刻的惟妙惟肖。
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完美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十分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十分优秀的内在品质;它的建筑主题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扬。
龙氏家祠
龙氏家祠,位于昭通市昭阳区,祠堂建于1930-1933年,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祠堂。龙氏家祠是典型的近代家祠,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近代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云南民风民俗的重要实物例证。
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传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艺术,同时体现了民国建筑的特点,整体布局规整,平面严格对称,功能齐全,引入了欧式大门、壁炉等建筑元素,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形成中西合璧兼具传统建筑和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装饰精美,金壁辉煌,各种木雕、石雕和彩绘生动传神,技艺精湛,所有石质柱础图案或人物故事,或瑞兽芝草,造型各异。龙氏家祠承载着云南乃至全国近现代历史信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知名度,该建筑规模宏大,建筑结构完整,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赵公祠
赵公祠位于昆明市翠湖南路,用以祭祀辛亥功臣、护国名将赵又新。赵又新(1881-1920)原名赵复祥,字凤喈,云南省凤庆县人,辛亥功臣、护国名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9年10月任命为驻云南临安(今建水)的新军第十九镇三十八协第七十五标教练官。昆明“重九起义”后,11月2日,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临安起义”。后赴江西,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之湖口起义。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赵又新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二梯团长,在蔡锷的率领下,转战川南,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屡建战功。此后任驻川滇军第二军军长,1920年10月8日在泸州城阵亡,年仅39岁。
赵又新殉难后,灵柩发送回昆明,安葬于西郊筇竹寺北山。1922年,改翠湖边皇华馆为赵公祠。祠堂原为传统殿式建筑,布局严谨,建构精美。
祠堂里
家道兴盛
家风与乡愁
始终留在后人心中
优秀的家族文化
在祠堂中生根发芽
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