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吕梁精神:望不穿的大山深沟,说不尽的不屈故事2、速来打卡用新姿势“打开”中国工业遗存3、速来打卡用新姿势“打开”中国工业遗存

吕梁精神:望不穿的大山深沟,说不尽的不屈故事

【探寻精神源头彰显时代价值·第二十九期主题:吕梁精神】

【光明日报社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协办】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丹 周晓菲 李建斌

在河套平原大拐弯后,黄河一头撞上吕梁山,掉头与其并行一路向南,出壶口,过风陵渡,向东而去,浩浩荡荡。

纵贯山西全境的吕梁山,还有东西两侧流经的汾河、黄河,共同孕育了这片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吕梁,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撤地设市的历史尚不足20年;这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三家分晋”“红军东征”,碛口古镇骡马运输队的马蹄声、最先从石楼县传出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穿越时空,久久回荡在表里山河的上空。

就是这片黄土遍布、山峰耸立、沟壑纵横,完全算不上富足的土地,在烽火岁月和艰苦建设年代,锻造出宝贵的“吕梁精神”。当地人这样概括从他们脚下的土地中生长而出的精神之花: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2017年6月,在山西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郑重地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都说伟大源自苦难。吕梁山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贫困痕迹是如此之深刻。然而,一代代吕梁儿女与恶劣的自然和发展环境做斗争,不服也不屈于“命运的安排”,凭着一股子劲儿,一点点搬走贫困的大山,向着更明亮处坚定前行。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资料图片

1.为信念,至死不渝

吕梁山脉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是由晋入陕的门户。表里山河的地形构成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山这片“天地之脊骨”,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机关所在地。

1936年初,毛泽东同志、彭德怀同志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境内,“以发展求巩固”。这次东征历时75天,但只在吕梁境内就有3000多人加入红军,筹集到30余万银圆,极大缓解了陕甘根据地经济困难的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之后,信仰的力量在集结,信仰的火炬熊熊燃烧。

在联合国所谓“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山西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人们磨炼出异于平常的豪爽和悍勇。他们倔强的脊背似乎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只要有一束希望之光扫过,便迅即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不顾一切去追逐希望。

这或许可以解释,在条件十分艰难、斗争极其险恶的情况下,从这里分别通向晋东南和延安的“钢铁走廊”何以能突破敌人的重重分割与封锁,成功运送1000多吨重要战略物资;

吕梁市方山县村民在采摘辣椒。资料图片

这或许可以解释,在抗日战争的“反扫荡”中,当地民众何以能创造出那么多攻击敌人的“土办法”,与日军殊死搏斗;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这里会涌现出临终前大义凛然喊出“怕死不当共产党”的英雄刘胡兰,为何这里会写下“养兵十万、牺牲一万”的历史悲壮。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经《晋绥日报》报道后,毛泽东同志挥笔疾书写下这八个大字。直到今天,人们仍震撼于她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山药蛋派’作家马烽和西戎以吕梁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为基础,写作小说《吕梁英雄传》,展现了吕梁人民浴血奋战、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的写照。这部小说也一度成为吕梁的代名词,是对吕梁精神的生动诠释。”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梁明德说。这部小说自1946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印数保守估计超过200万册。

革命时期,为了风展红旗,刘胡兰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建设时期,为了拔掉穷根,梁宝们将“小我”无限压缩,与贫穷这个敌人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山西,名字中带“垣”的地方,多是坐落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山峦之上的小村庄。梁宝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石楼县灵泉镇薛家垣正是这样一个地方。1986年,上海第一座地铁车站动工兴建,而在薛家垣,点灯依旧用油,吃水依旧靠担,出山依旧靠腿。

“我们土山上没理由修不出路,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路来!”誓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的梁宝,不要命了似的“榨干”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时间,不信穷命、不存侥幸。28年过去了,薛家垣电通了,水通了,路通了,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22倍,但梁宝却因罹患肺癌不幸去世。患癌期间他仍不忘工作,被乡亲们赞誉为“当代吕梁英雄”。

吕梁临县白文镇李家湾村总面积4000亩的生态扶贫造林工程。资料图片

在刘胡兰的家乡文水县刘胡兰村,为纪念她而建造的刘胡兰纪念馆,60多年来已陆续接待1600多万人前来参观。刘胡兰纪念馆馆长任应福介绍说:“70多年来,刘胡兰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是激励我们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距它将近200公里处的薛家垣,庭院种植、光伏发电等多元产业让村民更富、乡村更美。“事业需要发展,精神需要继承。从刘胡兰到梁宝,他们活着是一面旗帜,逝去是一座丰碑,这种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会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辜负村民的期待,不辜负前人的牺牲与付出。”薛家垣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梁珍说。

2.识大局,倾力奉献

2018年6月,一列车厢内外印着“蔡家崖号”字样以及八路军卡通敬礼形象的火车开进吕梁兴县蔡家崖村,带动老区驶入发展红色旅游的快车道。

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晋绥分局、八路军120师和晋绥军区、晋西北行政公署所在地,被誉为“小延安”。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危亡,吕梁儿女奋起反抗,他们拿起大刀、步枪、火枪,与装备精良的日寇伪军进行战斗,谱写了一曲不朽的“吕梁英雄传”。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吕梁地区伤亡人数便达9.8万余人,占晋绥边区伤亡总数的近40%,吕梁人口由40万减少到25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共产主义信仰的贺昌、“一身赤胆为革命”的张叔平等仁人志士。他们将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置之度外,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像一盏盏明灯,给今天的人们以光亮。

吕梁山大沟深、坡陡地瘠,十年九旱。面对生存困难、自顾不暇的艰苦条件,吕梁儿女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保证根据地的粮食需求,彰显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至1945年,晋绥边区人民共缴纳公粮1686.35万公斤,晋绥根据地支援中央的经费一般要占到边区财政的50%~60%,而吕梁几个专区则占到了70%。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在投身抗日战争、共御外侮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刘少白主动将自家土地和多余住房交给政府;牛友兰先后捐资35000块银圆,捐粮两万多公斤,以及大量棉花、布匹等物资,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家产……吕梁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取得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作为晋绥边区的腹心地区,承担了供给中央和西北财政、物资等支出的主要任务。1947年9月至11月,为西北野战军运送粮食281万公斤。1947年10月24日,为西北野战军筹备运送棉衣6.5万套、棉鞋16万双、棉被2500床。

1949年春,随着我军解放城市的增加,接管干部严重不足。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吕梁区域先后抽调1087名区级以上干部,组成1套地级班子、5套半县级班子、23套区级班子分赴陕西、青海、宁夏、四川、云南、湖北、福建等地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点亮了全国一半的灯”。而吕梁作为山西重要的能源产地,煤铁产量居全省前列,默默支撑着中国速度。

一串串数字,彰显了吕梁人民以国家大局为重的胸怀与格局,诠释了吕梁人民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书写了吕梁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号声响起,全员集结。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吕梁儿女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干出一番天地。

人们记住了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为了成立杂粮合作社带大家致富,自己贴钱给农户送白面的小米经纪人贺虎平;从来没有过农村工作经验,最后却被村民拽住不让走的机关干部李玉昌等。这些扎根基层、为脱贫攻坚事业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展现了弘扬吕梁精神决战脱贫攻坚的勇气和担当。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说。

截至2020年2月底,13个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全部脱贫摘帽,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第一次摆脱了区域性绝对贫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吕梁闻令而动,10家医院的34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加入山西支援湖北医疗队,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人们感动于白衣战士们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也向谱写新时代吕梁英雄传的他们致敬。

3.搏未来,不懈创新

头上扎着帽子,腰间围着汗巾,挥起镢头准备向下刨去;旁边的人压低上身,像纤夫一样拉着犁。看着这座雕塑,耳边似乎能听到“嗨哟”“嗨呦”的号子声。

这座名为“一百把镢头闹革命”的雕塑,坐落于吕梁山东麓汾阳市一个叫作贾家庄的村庄。

20世纪50年代前,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四分之三的耕地都是湿泽盐碱地。在创办合作社初期,眼看着因为雇不到足够数量的牛,要误了农时,贾家庄的后生们索性撸起袖子自己干,100多个劳动力披星戴月干了4天4夜,终于按时完成春耕。

人可以被贫穷打倒一时,但不能一直被贫穷按在地上摩擦。说话都如石头叮当脆响的吕梁人,知道穷则思变的道理。

倔强的贾家庄人憋着一股劲儿,坚持23年改碱治水,开展农机具改革运动,搞集体经济办水泥厂、开焦化厂,愣是把一个“春天返碱白茫茫,夏天雨涝水汪汪”的不毛之地改造为适合机械化耕作的沃土良田,让一穷二白的山窝窝蜕变为亿万富村。就在前不久,贾家庄将“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的荣誉收入囊中。

贾家庄的奋斗及蜕变,是吕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攀登发展高峰的一个缩影。但对于“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吕梁来说,蜕变之路似乎要艰难得多。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地下接近50%的煤炭储量,让吕梁轻而易举就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市域GDP多年保持省内第一。然而,当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随着煤炭产业迎来动荡,吕梁发展短暂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省内排名一落千丈。

长期“一煤独大”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观念及思想上的路径依赖和较为薄弱的发展基础,这些曾经被繁荣所遮蔽的问题,一项项“顶”上台面。自此,痛定思痛的吕梁开启了又一段艰难的创新求索历程。

5年前,在层层重压下,吕梁开始了“9换1”的调整,并咬牙承受转型的阵痛。所谓“9换1”,就是重新结合本地实际,聚焦并利用铝工业、现代农业、白酒产业集群、光能产业集群等优势,加速经济转型,突破“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2018年,吕梁非煤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52.4%,工业结构实现反转。

如果说“9换1”是吕梁创新发展迈出的第一步,那么“挖数据”“培训护工”就是创新发展的第二步。

稳定的地质机构、山区低温的环境以及丰富的煤炭资源,让吕梁成为数据灾备中心的理想选址,而数据中心的落地以及一大批相关人才的聚集,又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近水楼台的便利。

如何让大量的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有事儿干,有好日子过?培训后助力他们走出大山去就业!吕梁市各级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到跟踪服务,一条龙全包,随着更多护工走出大山实现就业,“吕梁山护工”的牌子也越来越响。

“我们打造‘吕梁山护工’品牌,不是为了品牌而品牌,而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就业,并且通过一个人的就业,实现全家人的幸福、全家人的脱贫。”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说,“‘吕梁山护工’成为吕梁脱贫攻坚三大品牌之一,是吕梁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承者,是吕梁的自豪。”

回溯历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并不缺少创新的基因。1937年,共产党人刘少白创办兴县农民银行,这是中国红色金融史上股份制银行的首次尝试;改革开放初期,下辖的离石区率先搞起了包产到户,是山西省内最先实行这一政策的地方;1992年,吕梁率先在全国进行了“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拍卖,开创了山区小流域治理的先河……

正如2019年2月在全市上下开展的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主题的大讨论所取得的共识,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僵化保守、打破思想藩篱,才能真正求变求新、赶超发展。眼下,吕梁虽然已经摘掉了穷帽,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旧待解,“资源诅咒”仍未彻底破除,脆弱的生态仍不时发出警报……虽然已经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但在前方等待吕梁人民的,还远不是坦途。

“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指是吕梁。”几十年间,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无数人对吕梁心驰神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吕梁人民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这片土地升腾起更多的希望和魅力。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4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速来打卡用新姿势“打开”中国工业遗存

原标题:冬奥场馆北京首钢园有什么好玩的?在“锅炉房”里看戏剧是怎样的感受?

速来打卡!用新姿势“打开”中国工业遗存

一个因北京冬奥会“出圈”的百年园区——冷却塔成为选手在滑雪大跳台腾空时的独特背景;一个文艺青年聚集的艺术区——青石阶镶嵌灯带,铁扶栏锈迹斑驳;一座以“艺术”命名的产业园——音乐周、戏剧节、艺术展在由锅炉房改造的“炉剧场”轮番上演……

这些年轻人眼中的“潮地”,数十年甚至百余年前曾是钢铁厂、中国西南印业巨头、国营电子管厂……时光荏苒,从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到今天文艺范儿十足、充满现代感的潮流之地,工业遗存经历了什么得以“重生”?她们有几种打开方式?

2021年4月,经过精心策划,新华社推出融媒体栏目——《打卡工业遗存》。通过“云打卡”这种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读者可以跟随新华社记者的笔和镜头,近距离接触遍布全国19个省份的3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

栏目开设一年间,翻阅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可以洞察“打卡工业遗存”的价值和意义。

是创新的吸引——“太酷炫了”“让人既惊叹又着迷”“让年轻人也喜欢上了不一样的工业园区”“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家人朋友去打卡”。

是历史的回眸——“承载了工业发展的足迹”“当时间烙上印记,历史扑面而来”“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岁月痕迹”。

是情感的升华——“向炼钢工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祝中国的工业发展可以一路长虹”。

一个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些不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工业企业转型、外迁或退出,遗留下大量工业建筑和机械、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这些极具历史价值、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工业遗存,并没有被“一拆了之”,各地根据城市建设需要,积极发掘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保护性开发和功能再造,让这些工业遗存焕新重生。

从博物院馆到文创空间,从爱国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到运动场所、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重获新生的工业遗存,既是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也承载着延续城市独有历史文化的特殊使命。栏目以轻阅读的方式,讲述工业遗存“前世今生”的蝶变故事,揭开工业遗存经过怎样的保护性开发而成为城市地标和“网红打卡地”的秘密,看看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下,读者身处的城市进行了哪些功能改造和提升,以此触摸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通过融媒体产品,硬核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打开一个新世界。这些工业遗存,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存在感”满满;在面临被废弃的命运时,经过保护性开发,又焕发了新生命:

——它们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者,曾开创诸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60年前,作为万机之“母”,她一步冲出中国工业曾经的“禁区”;60年后,她和“孙辈”肩并肩,活跃在产业一线,为强国之路奋斗。《一起来认识这位60岁的“钢铁劳模”》讲述了中国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的辉煌与荣光。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这里,珍藏着多项新中国第一》聚焦位于辽宁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呈现中国工业“微缩历史”。

始建于1889年的河北启新水泥厂不仅是中国首家水泥厂,还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如今,在这座百年厂区,书店、工作室、电商基地等新业态,繁荣一新。《这片百年厂区,见证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打开”已变身工业博物馆的厂区,让读者与中国水泥工业成长史来一场时空对话。

——它们是一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历史教科书,记录下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广大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

曾经荒无人烟处,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长城控制电器厂、风动工具厂、星火机床厂、锻压机床厂等37家企业,从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洛阳等地陆续迁入或新建到甘肃天水,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这座博物馆,带你穿越到“三线”》中的天水工业博物馆无声地诉说那段难忘的奋斗历程。

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朵盛放在三线建设时期的“钢铁工业之花”。《这朵“花”,盛放“三线”火红如初》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全景式展现国内主要的三线建设历史。馆藏的2万多件(套)文物、文献史料,3万多张历史图片,1万多分钟珍贵视频资料有序陈列,铺展开一幅战天斗地的英雄画卷。

——它们是战争年代烽火岁月的“亲历者”和“战斗者”。

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聚落,抗战时期大后方“兵器库”所在地,10个主题博物馆,10万余件抗战、兵工、民俗文物……《这里藏着一座抗战“兵器库”》中,重庆建川博物馆内兵工厂工人躲避日军空袭、在生产洞内生产兵器的场景,让读者瞬间穿越到那个英勇抗日的年代。

——它们在修旧如旧的理念中被充分挖掘“硬钢铁”的价值,“词云图”中不仅有复古,还有文艺、时尚、硬核等诸多生机勃勃的辞藻。

古朴中带点“潮”,写满沧桑的老厂房,充满视觉张力的彩色墙,历史和文物“活化”重生,厂区不再“静悄悄”。《八旬老厂房咋就成了网红潮地》揭秘重庆鹅岭二厂这座潮流文创公园的蝶变密码。

古典音乐舒缓流淌,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橡胶味没了,“书卷气”浓郁,城市书吧刻进一座城市的“DNA”。《橡胶厂变“书房”,你爱上了吗?》描绘了天津市第四橡胶厂旧址变身文化园区、从“橡四”变“巷肆”的转型之路。

斑驳的三高炉、曲折的管道,滑雪大跳台、“四块冰”冬训中心,压差发电站改建的咖啡馆,不时穿梭的无人驾驶汽车,硬核、科幻、文艺。《走起!这个地方有点“钢”》扫描速写现在可谓无人不晓的北京首钢园,“硬钢铁”也有不一样的文艺气质。

全国劳模纺织女工黄宝妹曾在此工作,碎煤机部件做凉亭顶,老船排旧址步道嵌上透明玻璃,烟草仓库改造成为“绿之丘”。《来这条“生活秀带”,一次打卡N座老工厂》循着诸多工业痕迹,细数上海杨浦滨江如何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一种软呈现,开启轻阅读

阅读一个个融媒体产品,邂逅一座座城市的地标性工业遗存。

进入产品页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设计的海报。黄浦江畔、朝天门码头、九寨沟、天津眼、杭州西湖、武汉长江大桥……每一张海报背景,都经过精心筛选,是最能代表工业遗存项目所在省份的地标式建筑,或关乎工业经济发展,或代表当地的秀美风景。

海报上“夹”着两张照片,一张图片泛黄、颇有年代感,另一张则现代感十足,工业遗存改造转型前后影像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工业遗存如今长啥样?历史当事人有哪些故事分享?项目改造责任人或管理单位负责人如何谈发展?想知道就点击播放海报下方2分钟左右的视频,实现“云打卡”。

如果说视频能给读者全面立体的观感,那么文图便是截取剖面、深挖细节,将想象的主动权交给读者。

老厂房究竟长啥样?“约30米高的铸造车间内满是斑驳,巨大的冲天炉被架在半空中,保持着‘一倾如注’的姿态……阳光越过锈迹斑斑的窗框,洒在纵横交错的钢铁轨道上”,浓郁的工业风扑面而来。

修旧如旧究竟怎么修?“过去老式的紫红色实腹钢窗,由加工成老式窗户颜色和大小的铝合金材料窗替代,但开窗方式和原来一样”,一句描写揭开奥秘。

发展得怎么样?“3.5平方公里的工矿区”“到三江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近110部(集)”“参与拍摄的本地群众演员逾2万人次”,一组组数据解读发展脉络。

这些融媒体产品采用“海报+视频+文字+图片”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相互作用,产生1+1+1+1>4的化学反应。主题统一、内容互补、多种手段呈现,融媒体产品更直观、生动,同时具有一定深度,让产品表达更丰富、更显年轻态。而工业遗存的发展蝶变历程,保护利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产业转型与城市建设的成就、价值与意义,也都浓缩在千字文里。

一次新尝试,实现大融合

如果将融媒体产品制作链比作一串项链,那么串起一颗颗珍珠的,便是融媒体思维这条主线。《打卡工业遗存》栏目不仅在报道形态上突出融媒体化,也将融媒体思维运用于产品制作全过程,建立了完善的融媒体产品策划、采集、加工制作的全链条,实现编采两端以及跨部门、跨地域的报道主体大融合。开栏至今,新华社19个国内分社的近百位文字、摄影、音视频记者和编辑参与采访和制作。

栏目产品不仅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学习强国等网媒广泛转载,还在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改革报等多家纸媒刊载,先后5次登上报纸头版,8次登上新华每日电讯,媒体采用量最高达到375家。产品在移动端也受到读者青睐,客户端阅读量最高达到923万次,多个产品阅读量超过200万次。(记者金小茜、张晓洁)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速来打卡用新姿势“打开”中国工业遗存

原标题:冬奥场馆北京首钢园有什么好玩的?在“锅炉房”里看戏剧是怎样的感受?

速来打卡!用新姿势“打开”中国工业遗存

一个因北京冬奥会“出圈”的百年园区——冷却塔成为选手在滑雪大跳台腾空时的独特背景;一个文艺青年聚集的艺术区——青石阶镶嵌灯带,铁扶栏锈迹斑驳;一座以“艺术”命名的产业园——音乐周、戏剧节、艺术展在由锅炉房改造的“炉剧场”轮番上演……

这些年轻人眼中的“潮地”,数十年甚至百余年前曾是钢铁厂、中国西南印业巨头、国营电子管厂……时光荏苒,从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到今天文艺范儿十足、充满现代感的潮流之地,工业遗存经历了什么得以“重生”?她们有几种打开方式?

2021年4月,经过精心策划,新华社推出融媒体栏目——《打卡工业遗存》。通过“云打卡”这种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读者可以跟随新华社记者的笔和镜头,近距离接触遍布全国19个省份的3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

栏目开设一年间,翻阅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可以洞察“打卡工业遗存”的价值和意义。

是创新的吸引——“太酷炫了”“让人既惊叹又着迷”“让年轻人也喜欢上了不一样的工业园区”“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家人朋友去打卡”。

是历史的回眸——“承载了工业发展的足迹”“当时间烙上印记,历史扑面而来”“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岁月痕迹”。

是情感的升华——“向炼钢工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祝中国的工业发展可以一路长虹”。

一个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些不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工业企业转型、外迁或退出,遗留下大量工业建筑和机械、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这些极具历史价值、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工业遗存,并没有被“一拆了之”,各地根据城市建设需要,积极发掘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保护性开发和功能再造,让这些工业遗存焕新重生。

从博物院馆到文创空间,从爱国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到运动场所、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重获新生的工业遗存,既是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也承载着延续城市独有历史文化的特殊使命。栏目以轻阅读的方式,讲述工业遗存“前世今生”的蝶变故事,揭开工业遗存经过怎样的保护性开发而成为城市地标和“网红打卡地”的秘密,看看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下,读者身处的城市进行了哪些功能改造和提升,以此触摸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通过融媒体产品,硬核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打开一个新世界。这些工业遗存,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存在感”满满;在面临被废弃的命运时,经过保护性开发,又焕发了新生命:

——它们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者,曾开创诸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60年前,作为万机之“母”,她一步冲出中国工业曾经的“禁区”;60年后,她和“孙辈”肩并肩,活跃在产业一线,为强国之路奋斗。《一起来认识这位60岁的“钢铁劳模”》讲述了中国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的辉煌与荣光。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这里,珍藏着多项新中国第一》聚焦位于辽宁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呈现中国工业“微缩历史”。

始建于1889年的河北启新水泥厂不仅是中国首家水泥厂,还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如今,在这座百年厂区,书店、工作室、电商基地等新业态,繁荣一新。《这片百年厂区,见证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打开”已变身工业博物馆的厂区,让读者与中国水泥工业成长史来一场时空对话。

——它们是一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历史教科书,记录下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广大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

曾经荒无人烟处,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长城控制电器厂、风动工具厂、星火机床厂、锻压机床厂等37家企业,从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洛阳等地陆续迁入或新建到甘肃天水,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这座博物馆,带你穿越到“三线”》中的天水工业博物馆无声地诉说那段难忘的奋斗历程。

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朵盛放在三线建设时期的“钢铁工业之花”。《这朵“花”,盛放“三线”火红如初》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全景式展现国内主要的三线建设历史。馆藏的2万多件(套)文物、文献史料,3万多张历史图片,1万多分钟珍贵视频资料有序陈列,铺展开一幅战天斗地的英雄画卷。

——它们是战争年代烽火岁月的“亲历者”和“战斗者”。

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聚落,抗战时期大后方“兵器库”所在地,10个主题博物馆,10万余件抗战、兵工、民俗文物……《这里藏着一座抗战“兵器库”》中,重庆建川博物馆内兵工厂工人躲避日军空袭、在生产洞内生产兵器的场景,让读者瞬间穿越到那个英勇抗日的年代。

——它们在修旧如旧的理念中被充分挖掘“硬钢铁”的价值,“词云图”中不仅有复古,还有文艺、时尚、硬核等诸多生机勃勃的辞藻。

古朴中带点“潮”,写满沧桑的老厂房,充满视觉张力的彩色墙,历史和文物“活化”重生,厂区不再“静悄悄”。《八旬老厂房咋就成了网红潮地》揭秘重庆鹅岭二厂这座潮流文创公园的蝶变密码。

古典音乐舒缓流淌,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橡胶味没了,“书卷气”浓郁,城市书吧刻进一座城市的“DNA”。《橡胶厂变“书房”,你爱上了吗?》描绘了天津市第四橡胶厂旧址变身文化园区、从“橡四”变“巷肆”的转型之路。

斑驳的三高炉、曲折的管道,滑雪大跳台、“四块冰”冬训中心,压差发电站改建的咖啡馆,不时穿梭的无人驾驶汽车,硬核、科幻、文艺。《走起!这个地方有点“钢”》扫描速写现在可谓无人不晓的北京首钢园,“硬钢铁”也有不一样的文艺气质。

全国劳模纺织女工黄宝妹曾在此工作,碎煤机部件做凉亭顶,老船排旧址步道嵌上透明玻璃,烟草仓库改造成为“绿之丘”。《来这条“生活秀带”,一次打卡N座老工厂》循着诸多工业痕迹,细数上海杨浦滨江如何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一种软呈现,开启轻阅读

阅读一个个融媒体产品,邂逅一座座城市的地标性工业遗存。

进入产品页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设计的海报。黄浦江畔、朝天门码头、九寨沟、天津眼、杭州西湖、武汉长江大桥……每一张海报背景,都经过精心筛选,是最能代表工业遗存项目所在省份的地标式建筑,或关乎工业经济发展,或代表当地的秀美风景。

海报上“夹”着两张照片,一张图片泛黄、颇有年代感,另一张则现代感十足,工业遗存改造转型前后影像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工业遗存如今长啥样?历史当事人有哪些故事分享?项目改造责任人或管理单位负责人如何谈发展?想知道就点击播放海报下方2分钟左右的视频,实现“云打卡”。

如果说视频能给读者全面立体的观感,那么文图便是截取剖面、深挖细节,将想象的主动权交给读者。

老厂房究竟长啥样?“约30米高的铸造车间内满是斑驳,巨大的冲天炉被架在半空中,保持着‘一倾如注’的姿态……阳光越过锈迹斑斑的窗框,洒在纵横交错的钢铁轨道上”,浓郁的工业风扑面而来。

修旧如旧究竟怎么修?“过去老式的紫红色实腹钢窗,由加工成老式窗户颜色和大小的铝合金材料窗替代,但开窗方式和原来一样”,一句描写揭开奥秘。

发展得怎么样?“3.5平方公里的工矿区”“到三江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近110部(集)”“参与拍摄的本地群众演员逾2万人次”,一组组数据解读发展脉络。

这些融媒体产品采用“海报+视频+文字+图片”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相互作用,产生1+1+1+1>4的化学反应。主题统一、内容互补、多种手段呈现,融媒体产品更直观、生动,同时具有一定深度,让产品表达更丰富、更显年轻态。而工业遗存的发展蝶变历程,保护利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产业转型与城市建设的成就、价值与意义,也都浓缩在千字文里。

一次新尝试,实现大融合

如果将融媒体产品制作链比作一串项链,那么串起一颗颗珍珠的,便是融媒体思维这条主线。《打卡工业遗存》栏目不仅在报道形态上突出融媒体化,也将融媒体思维运用于产品制作全过程,建立了完善的融媒体产品策划、采集、加工制作的全链条,实现编采两端以及跨部门、跨地域的报道主体大融合。开栏至今,新华社19个国内分社的近百位文字、摄影、音视频记者和编辑参与采访和制作。

栏目产品不仅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学习强国等网媒广泛转载,还在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改革报等多家纸媒刊载,先后5次登上报纸头版,8次登上新华每日电讯,媒体采用量最高达到375家。产品在移动端也受到读者青睐,客户端阅读量最高达到923万次,多个产品阅读量超过200万次。 (记者金小茜、张晓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隔热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