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铝合金门厂
文章目录:
1、争做出彩河南人|福运当“头”——记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办巡返村党支部书记赵福运2、福运当“头”——记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办巡返村党支部书记赵福运3、西向镇要建设全省一流经济强镇
争做出彩河南人|福运当“头”——记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办巡返村党支部书记赵福运
巡返村家家户户住上花园式别墅 山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孙勇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安林
巍巍南太行,冬日暖阳下,千峰万壑的皱褶里,深藏着一个叫巡返的村落。待缓缓散去的山岚从容舒展开眉眼,透过无人机俯瞰,红顶白墙的别墅群、鳞次栉比的厂房车间、气势恢宏的休闲庄园……一一从镜头里掠过,美不胜收。
这个3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山村,位于焦作市山阳区太行山南麓,30多年来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不动摇、走共同富裕之路,从昔日“穷得叮当响”,变成如今“富得响当当”的“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村800多口人,人均产值高达87.5万元,家家户户住上花园式别墅,开上小轿车,村民各种福利待遇连城里人都羡慕。
谈起巡返村的变化,老干部赵国兴感慨地说,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党走;共同富,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巡返村的老百姓认准了这个理儿。
30多年来为啥巡返村能高举共同富裕的大旗不动摇?
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苗继兰说,主要是咱有个团结务实敢想敢干风清气正的村“两委”班子,有个性子犟脑子活定力强的班长赵福运。
“我自己种下多少棵摇钱树,也抵不上给乡亲们铸个聚宝盆。”
村里老人介绍,武王伐纣时在附近安营,每天傍晚武王都要沿军营四方巡视,至此见山高林密道路不通难以前进,只好折返而归,巡返村因而得名。
小小村落虽承载着先贤的足迹和眷顾,千百年来却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巡返村500多口人,全指望700多亩瘠薄的山地土里刨食,仅落个维持温饱而已。
刚出生就没了娘、3岁时又患上小儿麻痹残了左腿的赵福运,更懂得山里人的穷苦熬煎。
高中毕业的赵福运,揣着奶奶卖鸡蛋攒下的200元钱,翻过太行山到山西贩羊皮,后来开过修表店,办过黏土矿,又贷款建了座小煤窑。几年下来,赵福运在村里第一个骑上了摩托车,盖了新房,并成为拥有十多万元存款的首富。
赵福运富起来了,而此时的巡返村,却是“集体穷,人心慌,村里一座破公房。集体债,十七万,百亩林木砍伐光”,处于各种矛盾和问题聚集的火山口上。
1986年,在乡亲们期盼的目光中,27岁的赵福运毅然接过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上任第一天,他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庄重承诺,“要带领大家挖掉咱村的穷根”。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年产几万吨的黏土矿交给村里,变为集体资产。村里老一辈人说,福运这孩子,仁义啊,抱住个金娃娃,也舍得给大家伙。赵福运却说,“我自己种下多少棵‘摇钱树’也抵不上给乡亲铸个‘聚宝盆’”。
可巡返村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赵福运一班人心里却没有底。
闭塞落后的巡返村,很多群众一年到头“走不出村,离不开乡”,思想固化,视野狭窄,“打开山门,先要打开脑门;没有思路,哪来出路?”
从小听着新乡刘庄老书记史来贺事迹长大的赵福运,将取经的第一站选择在离巡返村七八十公里的刘庄。
1987年5月的一天,赵福运风尘仆仆赶到刘庄,不巧的是,史来贺到外地出差。赵福运让人给老书记捎个话:半个月后再来。
半个月后,赵福运再访刘庄。握住史来贺满是老茧的大手,他迫不及待地将巡返村的情况、自己的困惑,一股脑讲给史来贺听,请老书记把脉问诊指点迷津。
“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这一条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史来贺的话,推心置腹,如醍醐灌顶,赵福运的血一寸寸从脚底板热起来。
赵福运在刘庄连住了三天,跟着史来贺进企业、下大田,走访村民,还跟村干部和党员进行座谈,光笔记就记了两大本。
回去开村民大会传达学习体会,赵福运觉得不过瘾,干脆租了两辆大巴车,带领村民“组团”再访刘庄。
三访刘庄,取来了真经。“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成为支撑巡返村发展大盘的“定海神针”。
根据刘庄的经验,赵福运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制订了巡返村奔小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稳步发展村办工业、以工业带农业的发展思路。
思路有了,方向明了,可钱从哪里来?
赵福运带头拿出5万元积蓄,作为村里办厂上项目的启动资金。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张进才卖掉了四轮拖拉机和10万块砖,做拉煤生意的赵福秋、马金社卖掉了货车,赵小撵拿出卖荆编的钱,有老汉送来置办寿材的钱,有老婆婆攥着鸡屁股里抠出来的一沓毛票交到赵福运手里……看着几块、几十块、几百块慢慢堆成一堆,这几乎是巡返村民的全部积蓄了,赵福运的眼窝湿了。
“干事哪有不作难的,干大事作大难,干小事作小难,不干事到最后最作难。”
万事开头难。揣着父老乡亲们的血汗钱,赵福运等人南下成都,北赴京津,历时三个多月,奔波上万里,终于在北京打听到某研究所打算转让一个生产汽车挡风玻璃的项目。
“这个项目投资小、市场前景好,适合村办企业。”赵福运回忆。
1987年9月17日,巡返村第一个正式的村办企业特种玻璃厂破土动工。
建厂期间,赵福运吃住在工地,玻璃厂第一批员工李扎勇说,一天深夜,赵福运在办事回来的路上,因过度疲劳,连人带摩托车翻倒在地,由于左腿残疾使不上劲,他被压在摩托车下无法动弹。直到有人看见把车挪开,他的右腿已被排气管严重灼伤……
厂子建成了,但技术员和工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汽车特种玻璃烧制几乎是门外汉,只好硬着头皮干。眼看着从上海进的两火车皮货值近10万元的玻璃快烧完了,却一直没有生产出一块合格的玻璃——最关键是安全破碎不达标。
负责生产的赵小撵一脸黑线直想哭。质量关过不去,厂子就得关门。办厂从银行贷了90多万元,等于巡返村每家都背上了1万多元的债务。
“干事哪有不作难的,干大事作大难,干小事作小难,不干事到最后最作难。”赵福运跑到北京建筑材料玻璃研究所,找专家帮忙。没想到专家兜头泼了一盆凉水,“特种玻璃是尖端技术,一个村办小厂是生产不出来的,别瞎折腾了,回去好好种地吧”。
赵福运咋能甘心,他干脆在紧挨着研究所的小旅店住下来,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研究所,扫院子、擦门窗、端茶倒水,见活就干。半个多月过去了,专家到底拗不过这个“倔汉”,答应亲自去村里指导技术。
1989年1月15日,巡返村第一块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安全玻璃顺利出炉下线。在全村人的注视下,赵福运抡起铁锤朝玻璃试品用力砸下,望眼欲穿的颗粒状裂纹骤然呈现,厂子内外一片欢腾。
当年,玻璃厂实现产值460万元、创利税20万元。
如今巡返特种玻璃厂拥有十多条现代化生产线,能生产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系列防弹玻璃、异型热弯玻璃等十多种产品,成为宇通、中通等大型车企及多家省级银行防弹玻璃定点生产企业。
村委会主任赵喜来说,此后村里先后建成铝合金厂、冶炼厂、水泥厂、无机化工厂等一批村办企业,并于1992年成立河南中晶实业公司。
巡返村富了,赵福运非但没有“浮漂”,内心反而充满了沉甸甸的危机感。当时“五小”企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转型升级。巡返村转型如箭在弦——
2002年,淘汰旧的立窑水泥厂,投资近3亿元建成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2004年,投资800万元建成中晶编织包装有限公司,让村里的中老年妇女都有了活干;
2010年,投资1.2亿元建成年产20万吨的中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踏上环保、低碳、节能的循环经济之路;
巡返玻璃厂连续7次投资2800万元进行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
进入新时期,赵福运每年都要带队去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将最新的体悟带回巡返村。数年前的浙江安吉之行,更是促使赵福运和村“两委”班子再次作出一个果敢决定:由传统工矿业向绿色发展转变,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过去靠山吃山,村民以开山采石为生,几乎砍光了山上树木。近年来,赵福运带领乡亲们修复生态,实施山体绿化,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产业。
目前,巡返村绿化率达90%以上,投资3亿多元在老村址上建成了集古建筑、园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巡返大庄园,牌坊路、将军鼎、天骄阁等景点也相继完工,大庄园一期、二期已开园营业。
眼下,巡返书院、巡返礼和园、巡返大庄园商业街项目已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新蓝图,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样板。”赵福运说。
“把穷人变成富人,再让富起来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一辈子能把这两件事都干成,人生才算完满。”
“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孩子结婚没楼房住,是我们的责任;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孩子考上学而没钱上,是我们的责任;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大病而没钱看病,是我们的责任。”
这是印在巡返村村委会会议室墙上的“责任书”和“军令状”。
德高望重的老会计赵国兴说,30多年来巡返村一直就是这么干的。
1990年,村里第一批宅基地划分,赵福运在村里大会上说,只要够条件,一视同仁。
宅基地怎么分才公平?村里实行捏纸蛋抓阄,赵福运将捏好的纸蛋放在茶缸里,上下一晃,左手紧紧地捂着茶缸,只允许村民伸进两根手指头,抓住几号就是几号,让人心服口服。
2000年,村里着手新村统一规划,每年建设40套上下两层、160多平方米的楼房,竣工一批搬迁一批。当年年底,第一批40套房建成。赵福运同样通过抓阄的方式分房。
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1994年,村里投资40万元盖了一所十里八乡最漂亮的花园式学校,并高薪“挖来”一批公办教师。
村里还设立“教育奖学金”。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每个学生每年教育补助3000元。初中毕业后,考上技校奖励1万元……拿到硕士学位奖励10万元。总之,考上啥学村里都有奖励。十多年来,村里培养出60个大专生、19个本科生、9个研究生。
多年来,巡返村不断健全完善村民福利政策,每年给老年人发放3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敬老金”,统一出资为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重病住院医疗费经新农合报销后,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再给予相应补助……
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国才说,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在巡返村都看得见摸得着,“不差一户,不落一人”。
2016年,巡返村成为焦作农村第一个通天然气的村庄。村里计划各家自掏腰包购买壁挂炉、暖气片、热水器和燃气灶等。村委会负责联系厂家,免费安装。
全村七八十户报了名,有的只装热水器,有的只装壁挂炉,报得参差不齐。看着统计表,赵福运直皱眉,如果就照这样办,天冷时,有的户暖烘烘的,有的户冷飕飕的,老百姓会怎么想,怎么看我们这些党员干部?
村里随即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经大会研究决定,村里一次拿出400多万元,免费为每家每户统一装上壁挂炉、暖气片、燃气灶。
巡返村监委会委员马金社与赵福运搭了多年班子,他说,赵福运办事认真出了名,在对待群众利益这一点上,一丝一毫都不含糊。
赵福运持身严、对己“狠”,更是出了名。
1987年,赵福运当村委会主任的第二年,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入党。他说:“请组织给我几年时间,如果我达到党员标准,到时我会积极申请入党。如果我不够党员标准,村委会主任我也不再干了。”
直到1992年9月,赵福运才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75岁的赵九邦说,福运身体上有残疾,可在志气上从不矮人一头,没到火候,他绝不会向组织张口。
马金社说,大夏天,福运带领大家上山干工程,山上山下温差大,天黑后可能还会挨冻。福运一般都干到八九点才下山,好多次等大伙儿都上了车,才发现福运腰疼得走不成路,上不了车。
村民赵小五曾给赵福运开车,他说赵福运习惯了每天“早上面汤,中午面条,晚上馒头配咸菜”的饮食。很多件衣服一穿都是十年八年,“蓝上衣、黑裤子、运动鞋”更是他常年的“装扮”。
今年60岁的赵福运始终有个执念,“把穷人变成富人,再让富起来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一辈子能把这两件事都干成,人生才算完满”。
巡返村口有一条长长的牌坊路,忠、孝、仁、义、礼、智、信七个牌匾逐一排开,潜移默化影响着乡亲们的一言一行。
村里的好媳妇林焕青说,从《弟子规》到《家风家训》,赵福运每年都安排印刷传统文化读本,村民人手一本。
凡是党和国家有重大政策、重要会议,村里都要组织村民及时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每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村里都要从省、市、县请剧团来演出;村里还成立了民俗理事会,全程帮助村民料理婚丧嫁娶事宜。
多年来,巡返村没有出现过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赌博、迷信等问题,更没有发生过各类案件,保持了安定祥和发展态势。
今年1月,《巡返村村规民约》第六次修订完成。“变化的是封面颜色、村民福利待遇和不同时期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不变的是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走集体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的追求。”赵福运说。
“党员迈什么步,群众走什么路。巡返村的每一届班子,都有自己的三年计划。村党支部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带动力强,始终坚持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中星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晓波说。
站在巡返村的制高点天骄阁,山风拂面,松涛阵阵,群峰壁立。
赵福运畅谈巡返村的未来蓝图,迎风开怀,激情四溢。就像一株太行山上的“虎口椿”,挤在虎口般的岩缝里,冬来“刺破青天锷未残”,春来倔强地吐出一簇新绿。
成者“福运”。
福运当“头”——记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办巡返村党支部书记赵福运
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孙勇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安林
巍巍南太行,冬日暖阳下,千峰万壑的皱褶里,深藏着一个叫巡返的村落。待缓缓散去的山岚从容舒展开眉眼,透过无人机俯瞰,红顶白墙的别墅群、鳞次栉比的厂房车间、气势恢宏的休闲庄园……一一从镜头里掠过,美不胜收。
这个3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山村,位于焦作市山阳区太行山南麓,30多年来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不动摇、走共同富裕之路,从昔日“穷得叮当响”,变成如今“富得响当当”的“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村800多口人,人均产值高达87.5万元,家家户户住上花园式别墅,开上小轿车,村民各种福利待遇连城里人都羡慕。
谈起巡返村的变化,老干部赵国兴感慨地说,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党走;共同富,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巡返村的老百姓认准了这个理儿。
30多年来为啥巡返村能高举共同富裕的大旗不动摇?
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苗继兰说,主要是咱有个团结务实敢想敢干风清气正的村“两委”班子,有个性子犟脑子活定力强的班长赵福运。
“我自己种下多少棵摇钱树,也抵不上给乡亲们铸个聚宝盆。”
村里老人介绍,武王伐纣时在附近安营,每天傍晚武王都要沿军营四方巡视,至此见山高林密道路不通难以前进,只好折返而归,巡返村因而得名。
小小村落虽承载着先贤的足迹和眷顾,千百年来却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巡返村500多口人,全指望700多亩瘠薄的山地土里刨食,仅落个维持温饱而已。
刚出生就没了娘、3岁时又患上小儿麻痹残了左腿的赵福运,更懂得山里人的穷苦熬煎。
高中毕业的赵福运,揣着奶奶卖鸡蛋攒下的200元钱,翻过太行山到山西贩羊皮,后来开过修表店,办过黏土矿,又贷款建了座小煤窑。几年下来,赵福运在村里第一个骑上了摩托车,盖了新房,并成为拥有十多万元存款的首富。
赵福运富起来了,而此时的巡返村,却是“集体穷,人心慌,村里一座破公房。集体债,十七万,百亩林木砍伐光”,处于各种矛盾和问题聚集的火山口上。
1986年,在乡亲们期盼的目光中,27岁的赵福运毅然接过村委会主任的担子。上任第一天,他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庄重承诺,“要带领大家挖掉咱村的穷根”。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年产几万吨的黏土矿交给村里,变为集体资产。村里老一辈人说,福运这孩子,仁义啊,抱住个金娃娃,也舍得给大家伙。赵福运却说,“我自己种下多少棵‘摇钱树’也抵不上给乡亲铸个‘聚宝盆’”。
可巡返村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赵福运一班人心里却没有底。
闭塞落后的巡返村,很多群众一年到头“走不出村,离不开乡”,思想固化,视野狭窄,“打开山门,先要打开脑门;没有思路,哪来出路?”
从小听着新乡刘庄老书记史来贺事迹长大的赵福运,将取经的第一站选择在离巡返村七八十公里的刘庄。
1987年5月的一天,赵福运风尘仆仆赶到刘庄,不巧的是,史来贺到外地出差。赵福运让人给老书记捎个话:半个月后再来。
半个月后,赵福运再访刘庄。握住史来贺满是老茧的大手,他迫不及待地将巡返村的情况、自己的困惑,一股脑讲给史来贺听,请老书记把脉问诊指点迷津。
“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这一条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史来贺的话,推心置腹,如醍醐灌顶,赵福运的血一寸寸从脚底板热起来。
赵福运在刘庄连住了三天,跟着史来贺进企业、下大田,走访村民,还跟村干部和党员进行座谈,光笔记就记了两大本。
回去开村民大会传达学习体会,赵福运觉得不过瘾,干脆租了两辆大巴车,带领村民“组团”再访刘庄。
三访刘庄,取来了真经。“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成为支撑巡返村发展大盘的“定海神针”。
根据刘庄的经验,赵福运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制订了巡返村奔小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稳步发展村办工业、以工业带农业的发展思路。
思路有了,方向明了,可钱从哪里来?
赵福运带头拿出5万元积蓄,作为村里办厂上项目的启动资金。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张进才卖掉了四轮拖拉机和10万块砖,做拉煤生意的赵福秋、马金社卖掉了货车,赵小撵拿出卖荆编的钱,有老汉送来置办寿材的钱,有老婆婆攥着鸡屁股里抠出来的一沓毛票交到赵福运手里……看着几块、几十块、几百块慢慢堆成一堆,这几乎是巡返村民的全部积蓄了,赵福运的眼窝湿了。
“干事哪有不作难的,干大事作大难,干小事作小难,不干事到最后最作难。”
万事开头难。揣着父老乡亲们的血汗钱,赵福运等人南下成都,北赴京津,历时三个多月,奔波上万里,终于在北京打听到某研究所打算转让一个生产汽车挡风玻璃的项目。
“这个项目投资小、市场前景好,适合村办企业。”赵福运回忆。
1987年9月17日,巡返村第一个正式的村办企业特种玻璃厂破土动工。
建厂期间,赵福运吃住在工地,玻璃厂第一批员工李扎勇说,一天深夜,赵福运在办事回来的路上,因过度疲劳,连人带摩托车翻倒在地,由于左腿残疾使不上劲,他被压在摩托车下无法动弹。直到有人看见把车挪开,他的右腿已被排气管严重灼伤……
厂子建成了,但技术员和工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汽车特种玻璃烧制几乎是门外汉,只好硬着头皮干。眼看着从上海进的两火车皮货值近10万元的玻璃快烧完了,却一直没有生产出一块合格的玻璃——最关键是安全破碎不达标。
负责生产的赵小撵一脸黑线直想哭。质量关过不去,厂子就得关门。办厂从银行贷了90多万元,等于巡返村每家都背上了1万多元的债务。
“干事哪有不作难的,干大事作大难,干小事作小难,不干事到最后最作难。”赵福运跑到北京建筑材料玻璃研究所,找专家帮忙。没想到专家兜头泼了一盆凉水,“特种玻璃是尖端技术,一个村办小厂是生产不出来的,别瞎折腾了,回去好好种地吧”。
赵福运咋能甘心,他干脆在紧挨着研究所的小旅店住下来,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研究所,扫院子、擦门窗、端茶倒水,见活就干。半个多月过去了,专家到底拗不过这个“倔汉”,答应亲自去村里指导技术。
1989年1月15日,巡返村第一块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安全玻璃顺利出炉下线。在全村人的注视下,赵福运抡起铁锤朝玻璃试品用力砸下,望眼欲穿的颗粒状裂纹骤然呈现,厂子内外一片欢腾。
当年,玻璃厂实现产值460万元、创利税20万元。
如今巡返特种玻璃厂拥有十多条现代化生产线,能生产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系列防弹玻璃、异型热弯玻璃等十多种产品,成为宇通、中通等大型车企及多家省级银行防弹玻璃定点生产企业。
村委会主任赵喜来说,此后村里先后建成铝合金厂、冶炼厂、水泥厂、无机化工厂等一批村办企业,并于1992年成立河南中晶实业公司。
巡返村富了,赵福运非但没有“浮漂”,内心反而充满了沉甸甸的危机感。当时“五小”企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转型升级。巡返村转型如箭在弦——
2002年,淘汰旧的立窑水泥厂,投资近3亿元建成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2004年,投资800万元建成中晶编织包装有限公司,让村里的中老年妇女都有了活干;
2010年,投资1.2亿元建成年产20万吨的中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踏上环保、低碳、节能的循环经济之路;
巡返玻璃厂连续7次投资2800万元进行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
进入新时期,赵福运每年都要带队去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将最新的体悟带回巡返村。数年前的浙江安吉之行,更是促使赵福运和村“两委”班子再次作出一个果敢决定:由传统工矿业向绿色发展转变,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过去靠山吃山,村民以开山采石为生,几乎砍光了山上树木。近年来,赵福运带领乡亲们修复生态,实施山体绿化,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产业。
目前,巡返村绿化率达90%以上,投资3亿多元在老村址上建成了集古建筑、园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巡返大庄园,牌坊路、将军鼎、天骄阁等景点也相继完工,大庄园一期、二期已开园营业。
眼下,巡返书院、巡返礼和园、巡返大庄园商业街项目已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新蓝图,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样板。”赵福运说。
“把穷人变成富人,再让富起来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一辈子能把这两件事都干成,人生才算完满。”
“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孩子结婚没楼房住,是我们的责任;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孩子考上学而没钱上,是我们的责任;巡返村任何一家,因大病而没钱看病,是我们的责任。”
这是印在巡返村村委会会议室墙上的“责任书”和“军令状”。
德高望重的老会计赵国兴说,30多年来巡返村一直就是这么干的。
1990年,村里第一批宅基地划分,赵福运在村里大会上说,只要够条件,一视同仁。
宅基地怎么分才公平?村里实行捏纸蛋抓阄,赵福运将捏好的纸蛋放在茶缸里,上下一晃,左手紧紧地捂着茶缸,只允许村民伸进两根手指头,抓住几号就是几号,让人心服口服。
2000年,村里着手新村统一规划,每年建设40套上下两层、160多平方米的楼房,竣工一批搬迁一批。当年年底,第一批40套房建成。赵福运同样通过抓阄的方式分房。
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1994年,村里投资40万元盖了一所十里八乡最漂亮的花园式学校,并高薪“挖来”一批公办教师。
村里还设立“教育奖学金”。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每个学生每年教育补助3000元。初中毕业后,考上技校奖励1万元……拿到硕士学位奖励10万元。总之,考上啥学村里都有奖励。十多年来,村里培养出60个大专生、19个本科生、9个研究生。
多年来,巡返村不断健全完善村民福利政策,每年给老年人发放3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敬老金”,统一出资为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重病住院医疗费经新农合报销后,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再给予相应补助……
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国才说,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在巡返村都看得见摸得着,“不差一户,不落一人”。
2016年,巡返村成为焦作农村第一个通天然气的村庄。村里计划各家自掏腰包购买壁挂炉、暖气片、热水器和燃气灶等。村委会负责联系厂家,免费安装。
全村七八十户报了名,有的只装热水器,有的只装壁挂炉,报得参差不齐。看着统计表,赵福运直皱眉,如果就照这样办,天冷时,有的户暖烘烘的,有的户冷飕飕的,老百姓会怎么想,怎么看我们这些党员干部?
村里随即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经大会研究决定,村里一次拿出400多万元,免费为每家每户统一装上壁挂炉、暖气片、燃气灶。
巡返村监委会委员马金社与赵福运搭了多年班子,他说,赵福运办事认真出了名,在对待群众利益这一点上,一丝一毫都不含糊。
赵福运持身严、对己“狠”,更是出了名。
1987年,赵福运当村委会主任的第二年,组织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入党。他说:“请组织给我几年时间,如果我达到党员标准,到时我会积极申请入党。如果我不够党员标准,村委会主任我也不再干了。”
直到1992年9月,赵福运才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75岁的赵九邦说,福运身体上有残疾,可在志气上从不矮人一头,没到火候,他绝不会向组织张口。
马金社说,大夏天,福运带领大家上山干工程,山上山下温差大,天黑后可能还会挨冻。福运一般都干到八九点才下山,好多次等大伙儿都上了车,才发现福运腰疼得走不成路,上不了车。
村民赵小五曾给赵福运开车,他说赵福运习惯了每天“早上面汤,中午面条,晚上馒头配咸菜”的饮食。很多件衣服一穿都是十年八年,“蓝上衣、黑裤子、运动鞋”更是他常年的“装扮”。
今年60岁的赵福运始终有个执念,“把穷人变成富人,再让富起来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一辈子能把这两件事都干成,人生才算完满”。
巡返村口有一条长长的牌坊路,忠、孝、仁、义、礼、智、信七个牌匾逐一排开,潜移默化影响着乡亲们的一言一行。
村里的好媳妇林焕青说,从《弟子规》到《家风家训》,赵福运每年都安排印刷传统文化读本,村民人手一本。
凡是党和国家有重大政策、重要会议,村里都要组织村民及时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每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村里都要从省、市、县请剧团来演出;村里还成立了民俗理事会,全程帮助村民料理婚丧嫁娶事宜。
多年来,巡返村没有出现过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赌博、迷信等问题,更没有发生过各类案件,保持了安定祥和发展态势。
今年1月,《巡返村村规民约》第六次修订完成。“变化的是封面颜色、村民福利待遇和不同时期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不变的是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走集体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的追求。”赵福运说。
“党员迈什么步,群众走什么路。巡返村的每一届班子,都有自己的三年计划。村党支部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带动力强,始终坚持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中星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晓波说。
站在巡返村的制高点天骄阁,山风拂面,松涛阵阵,群峰壁立。
赵福运畅谈巡返村的未来蓝图,迎风开怀,激情四溢。就像一株太行山上的“虎口椿”,挤在虎口般的岩缝里,冬来“刺破青天锷未残”,春来倔强地吐出一簇新绿。
成者“福运”。
西向镇要建设全省一流经济强镇
西向镇
工业经济引领
乡村振兴先行
新型城镇示范
建设全省一流经济强镇
9月30日《焦作日报》A12版
核心提示
在沁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业强镇西向镇今年以来面对防汛抗洪、疫情防控双重压力,坚持党建引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1月至8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12.54%;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共计15.1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90.12%;全镇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计17个,总投资额60.8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个,焦作市重点项目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万元,同比增长4.42%,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2021年4月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二批“美丽小镇”;今年上半年先后荣获沁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沁阳市学习“枫桥经验”先进乡镇(街道)、沁阳市宗教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西向)核心园区。
双战双赢出彩 抢夺先机高效能
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建设施工现场。
面对今年一轮又一轮强降雨,沁阳市西向镇党委班子成员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全力以赴、科学应对抗洪抢险及生产自救,实现了全镇人员零伤亡成果。
沁阳市锦辉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风电机仓罩。
全镇干部党员同广大群众严守纪律,周密部署。对该镇沁河、安全河、逍遥河防汛工作进行责任划分,由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分别对河道严密监测。思路清晰,决策果断。该镇提出了“三查三清三起来”(即查应急队伍是否到位、防汛物资是否到位、隐患整改是否到位;清滩、清堤、清危房住户;喇叭响起来、卡点严起来、党员动起来)的防汛工作思路和要求,并严格落实到位,确保防汛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7月20日21时40分,根据汛情预测,西向镇逍遥石河汛情水位可能超过500立方米/秒流量的重大险情,300多名党员群众迅速集结,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整整两个多小时,在逍遥河横道桥西筑起了20多米的沙袋防线,有力阻止了洪水溢入镇区,坚决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高效完成辖区2936人的群众迁安工作,并第一时间进行全面周到的安置,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本次汛情,辖区无一人伤亡,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汛情过后,该镇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支持,赢得主动,抢得先机,高效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面对疫情,该镇围绕“零输入、零传播、零感染”的目标,紧盯排查和管控两个关键环节,建立“一核四化”工作体系(以“外防输入”为核心,坚持入户排查精准化、卡点管控标准化、分类管理精细化、疫苗注射全民化),做到“十查十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入户排查精准化。突出“全”字,排查锁定四类人员;突出“准”字,精准锁定风险人员。卡点管控标准化。把卡点作为严防外来人员和管控本地人员的重要关口,做到卡点设置标准化、卡点值守标准化、卡点业务标准化。分类管理精细化。管控责任细化到人;管控措施统一标准;重点人员重点标识。疫苗接种全民化,构建全民防护屏障,打赢了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工业经济引领 集群集聚高质量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沁阳氯碱分公司厂区一角。
化工产业以昊华宇航、尚宇新能源为龙头,聚集上下游及产业关联度密切的企业19家,目前正由基础型、资源型向精深加工、循环利用转型,将成为本年度第一个实现百亿销售收入的产业集群。
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总投资20亿元的龙蟒佰利联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和总投资7亿元的永续再生铅年处理60万吨废旧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落地建设和投入试生产,百亿产业园区的目标已经触手可及。
沁阳市三源玻璃钢有限公司生产的玻璃钢风电机舱导流罩。
新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产业的代表企业为广东兴发和兴发幕墙,铝型材及制品的中高端产品规模持续扩大,正在由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化。
复合材料产业是该镇企业群体最大、从业人数最多、产品门类最丰富的产业,目前已实现了加工方式由手工到机械、产品应用从普通工业到高端风电、销售范围从国内到国外的转变,升级之路稳健。今年7月份,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作为沁阳市开工项目,参加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该项目的落地,将加快产业“智慧化、绿色化”改造步伐,激发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来自该镇工业经济的一个个喜讯,是该镇牢牢抓住工业强镇不放松的结果。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该镇围绕沁阳市“4321”工程,发挥化工新材料、电池制造、新型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的叠加优势,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增上新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昊华宇航、广东兴发、龙蟒佰利联、沁阳碳素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量质齐头并进。
持续增投资上项目。突出抓好龙蟒佰利联年产20万吨锂电池、昊华氯碱装置绿色化改造、永续再生铅年处理60万吨电池、科创园、景兴铝模板、国顺硅源等1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开工建设、投产见效。
抓好玻璃钢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积极谋划玻璃钢产业园,依托科创园科研基地项目转化,支持玻璃钢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发展、园区配套等优势,大力招引占地面积小、投资强度大、亩均税收高的新技术、好项目、大项目。
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精准高效、无微不至的服务。
乡村振兴先行 强村富民高品质
河南永续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提炼车间。
该镇乡村振兴先行的突出亮点有:
——立足禀赋优势,做强特色产业。该镇现已注册合作社55家,家庭农场38家,规模养殖场256家,形成北鲁、解住、龙泉、东高、西高等沿沁村发展怀药连片种植66.67公顷,怀山药产量达160万公斤的大型山药种植基地,以华丰农牧、泽丰养殖2家养殖企业以及承尧农业、雨生缘合作社2家大型蔬果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河南兴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铝合金门窗车间。
——立足基础提升,做优生态宜居。打造沿焦克路逍遥石河桥等五个节点,节点共种植绿化树木15000余棵,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成活率。硬化45个平交路口,硬化面积达2500平方米。镇区污水管网目前已敷设43807米,完成率68.4%。辖区27个行政村累计完成改造10879户,占总任务数的89.93%。
——立足活动创办,做好乡风文明。对行口、虎村等村街评选的“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邀请朱载堉民乐团,为群众带来精彩的文化盛宴。
——细化量化目标,推进精致乡村。完善北鲁村精致乡村建设规划,提升规划设计理念,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建立任务台账,做好与市直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包装项目、整合资源,对北鲁村进行整村打造提升。目前,党建综合体建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该镇在乡村振兴先行中将着力围绕产业兴旺抓带动。积极谋划争取,开工续建1333.33公顷高标准良田。推动投资400万元的承尧农业特色果蔬种植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扶持好怡茶饮等本地电商企业,推动农村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西向镇山药种植品牌示范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围绕生态宜居抓融合。高标准建设北鲁村家风家训馆、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农业、生态、文旅的深度融合。围绕乡风文明抓试点。打造捏掌书画一条街,对西高村现有的“德孝讲堂”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新型城镇示范 共建共享高标准
河南龙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区。
高标一流,全面提升城镇品质。该镇争取项目资金,完成沁工路、新焦克路配套绿化廊道建设,加快推进退路入园工作。加大镇区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做好污水治理和户厕改造的有效衔接,年底前实现镇区雨污分流,全面完成户厕改造任务。推进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的“香港城·壹號院”高档小区项目建成入住,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
广东兴发铝业(河南)有限公司铝型材喷涂生产线。
坚持不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常态化监测脱贫户、边缘户、稳定脱贫户432户1576人的享受政策、稳岗就业等情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獭兔饲养等重点扶贫项目。建立管护巡查长效机制,责任落实到人,使项目效益最大化。今年年初以来,该镇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城镇新增就业750余人,劳动力转移230人。组织村街劳动技能培训,支持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初审申报,共计发放小额创业贷款300余万元,带动就业人员52人。继续做好119户122人特困人员的政策保障,为696名困难残疾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多措并举,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进集聚区工业污水“一厂一管”、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等工程,提升承载能力。硬手腕整治“散乱污”,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管控制度,加快推进捏掌、虎村等8个村“双替代”,不断改善大气质量。
兜住底线,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北山治理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治理成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点加大对敏感行业及场所的集中整治力度,坚决清理火灾隐患,坚决杜绝恶性事件发生。深入扎实推进6S管理和明厨亮灶工作,对349家食品销售单位、379家餐饮服务单位纵深摸排,动态更新监管底数。
试点先行,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完成北鲁村、常乐村的试点运行,全镇推广。深化巩固“厕所革命”,推广“户厕+管网+污水处理站”模式,北鲁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确定2个试点村,推进党员联户清洁责任制,定区域,定责任,强化监督落实。
强化党建引领 从严治党高水平
沁阳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今年年初以来,该镇圆满完成镇党委换届和村“两委”换届,积极推进虎子村党建综合体建设,并于3月底代表西向镇接受沁阳市党建第四季度观摩。同时,健全完善村干部坐班值守、党员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利用好“学习强国”APP加强党员每日自学,开展好党员党课、远程教育学习活动集中学。这是该镇强化党建引领,从严治党高水平的一个缩影。
强化党建引领,该镇规范阵地建设,硬件设施大提升。高标准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探索出台党建经费配套投入办法、发展村集体经济奖励政策,加大保障力度,年内完成北鲁村、虎子村、义庄三街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改造升级。
规范队伍建设,组织基础大提升。强力实施头雁和堡垒工程,全面落实“固本强基”专项行动,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提升镇村干部履职能力。
规范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素质大提升。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千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强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廉政教育,同时积极推树身边党员干部典型,坚持用身边人感染带动身边干部队伍,激发工作热情,凝聚工作力量。
规范便民服务,治理水平大提升。强化网格党支部的政治和服务功能,构建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村街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共治的“一核多元”运行机制,完善党员议事会、民主生活会、党务公开、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构建起网格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规范监督机制,廉洁自律能力大提升。扛牢党委主体责任、压实纪委监督责任,严格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制,坚持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常态化开展巡视巡察,以巡促改、以巡促责、未巡先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为奋力建设全省一流经济强镇提供政治保障,为沁阳建设“三城一区”贡献西向力量。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文 杨帆/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