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放久了有变色条纹,如何才能补救我美美的照片呢
有时候我们有些年久的照片,一不留神浸染了岁月的风霜,就变色了。丢掉吧?挺可惜的,好歹曾是某一美好时光的记录。留着吧?又觉得总还是有点碍眼。真是好不痛苦!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当然是有的!今天怒云老师就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图一),带大家看一下,该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
图一
这张图片中,明显可以看到小女孩的脸上,头发上,到处都是黄色的斜条纹,类似效果的老照片所在多有,这是典型的图片颜色出了问题。但是这些颜色的变化,又是融合到了图片原本的各种肌理上,比如头发丝里,皮肤纹理上,还包括眼珠上,嘴唇上,甚至鼻孔里,牙齿上……这个难度就不仅仅是去掉黄色或者调节一下黄色就可以了的,还要考虑黄色斜条下方原本的各种不同纹理。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要处理的方向了。
用最简单的仿制图章,修复画笔,修补工具等,理论上也是可以把图修好的,但是那得一点点的抠,一点点的修,脸上相对来说还好办一些,色彩和肌理比较单一,遇到眼珠,鼻孔,牙齿,发丝等结构和肌理不那么统一的表面时,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这活不能这么干!我们需要更高效,也更高级的方法~
既然知道图片的主要问题是颜色出了状况,那么我们就去追本溯源,直接找到图片最根本的色彩本源——色彩通道,这是记录图片最原始的色彩信息的地方!所有图片色彩方面的问题,都绝对可以在这里找到症状。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画面中的斜条纹是黄色的(图二),肉眼就能看得见,那么对于一张RGB色彩模式的图片来说,这就意味着,它应该主要是跟蓝色通道有关联,因为蓝色的反色是黄色。这里我们需要对色彩的模式和色彩的互补关系(图三)有所了解(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会陆续推出色彩相关的视频和图文课程)。
图二
图三
这时我们可以去色彩通道里验证我们的猜测(图四),如果一切如推测一样,那么我们的处理方向就会非常明确。
图四:红色(R)通道
图四:绿色(G)通道
图四:蓝色(B)通道
果然,红和绿通道都没有问题,只有蓝色通道里出现了画面中的那种斜条纹,不过颜色是偏黑的深灰色。为什么呢?很简单,根据通道原理的总纲:通道里没有色彩,只有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其中,纯白代表可见和可选,纯黑代表不可见和不可选,灰色代表半透明的可见和可选。在蓝通道里,白色自然代表可见的蓝色,那么白色的反色自然代表蓝色的反色,也就是黄色了(见图三。这里有点抽象,属于通道最基础的原理总纲,需要详细了解通道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查看通道相关的课程)。
找到了症结所在,下面就可以动手来处理它了。我们要对蓝色通道动手,不管将要做什么,做多少,因为它是一个色彩通道,对它做处理后,必然会影响画面的整体色调,毕竟画面所有蓝色的原始信息都在这,这里动一点点,外面整体效果可能就会天翻地覆,面目全非。所以做后续操作之前,我们建议大家把这张图,先复制(图像 / 复制)一张留存做样本(图五)。
图五
复制好图片后,进入它的通道面板里,把有问题的蓝色通道删除(图六),这时由于图片蓝色通道消失,只剩下原本的红和绿色通道,图片的色彩模式会自动转变为 “多通道” 模式(图七),原本的红色通道会变成多通道模式里的青色通道,原本的绿色通道会变成多通道模式里的洋红通道。由于图片所有原始的蓝色消失,画面会发生变色,变化的幅度无法控制。
图六
图七
这一步做好后,画面虽然变色严重,但是随着有问题的蓝色通道的消失,所有黄色的斜条纹一下子全部去除干净,比用那些图章啊,修补啊等工具做的,效果要好上无数倍。然后我们只需针对当前的状况,再做后续的修改就好了。
怎么做呢,首先,去青色通道和洋红通道各自查看一下(图八),看哪个通道的色彩信息更完整。
图八:青色通道
图八:洋红色通道
根据比较,很明显洋红通道里色彩信息的完整度更好,细节更丰富,我们就选它了。将之选中,拖动到下方新建按钮上去(图九),则原地复制了这个通道,此刻通道面板中就有了三个通道(图十),这就满足了一张 RGB 图片最基本的需求,我们回到 "图像 / 模式 "中,勾选 RGB 模式,即可从“多通道”模式回到 “RGB” 模式(图十一)。这样是为了给后续跟进的调色打好铺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改回 RGB 模式后,画面色彩舒服了很多,但由于原本蓝色信息全部丢失,画面变色严重,且不可控,我们根本无从知道画面变了多少色彩,因此,前面让大家复制的图片样本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我们把它们排布开方便对照(图十二)。
图十二
下面的工作,其实就是对照原图,对刚去掉黄色斜条的图片进行调色的工作了。想调到跟原图100%一样,这是上帝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参照原图,尽可能的把图片调回相同的感觉,甚至更好。
调色的步骤和细节,本案例就不详细去做了,只强调几个关键的地方:
第一,不建议使用 “图像 / 调整 ” 菜单里的命令,因为这是不可逆的操作,将来万一保存后发现效果不好,很难再恢复,这里我们建议使用的是 “调整图层” (图十三),它们是独立的调节层,随时随地可以恢复图片原始的样貌,不受50步撤销的限制。
图十三
第二,每张图片做调色前,都建议先做一下色彩的校正,也就是校色,一般常用的是色阶或曲线调整图层,没大问题的话,自动色阶其实就可以(图十四)。
图十四
第三,调色的时候,尤其像本例有可参考的图片样本时,要分析其特点,再结合要处理的图片的特点,比较异同,有针对性的选择解决方案。像我们这个例子,原图偏黄,我们的图偏红棕色(图十五),那么色相的转换是首要的,另外就是小细节,发色啊,唇色啊,眼珠的颜色啊等等,先从整体调大基调,再针对性调局部色调。
图十五
我这里用的是 “色彩平衡” 调整图层来调大基调(图十六),因为这个工具有明确的色彩倾向可做调节。首先将之往黄色调上多调一点点,但调节的过程,都要一点点微调,不要一下子调的过大,因为人物肤色的过渡通常都是比较细微的。然后酌情调节一点其他色调,缺红就补红,缺绿就补绿等。切记,这里的参数不是死的,每个人眼里,对美的感知都是不相同的,要有自己的想法,大胆去尝试。
图十六
“色彩平衡” 做好了后,大致的基调差不多了,但它不能很好的处理色调的微调,因此我又用了 “可选颜色” 这样的高级命令来做后续微调。这个工具可以对九种不同的基色进行分别的调节,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见光的光谱范围,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命令工具。我觉得此时图片的大色调没有太大问题,但整体还是略微欠缺一点黄色,稍微偏红了一点点,而且整体亮度略高一点点。
所以我先对 “中性色” 也就是中灰通道做调节(图十七),加点黄(补充黄色),加点黑(降低明度)。因为任何一副图片的通道中,除了纯黑和纯白,绝大多数都是灰色,它几乎涵盖了一幅图片里绝大多数的色域空间,让中灰里都加一点点黄色,整体画面的黄色调就会多一些,而且这样操作,比 “色彩平衡” 整体加黄要自然和柔和的多,就好像一个人得了癌肿瘤,一个方案是直接开刀割,能不能割干净还很难说,另一个方案是用干细胞移植,直接进到细胞层面进行培植并替换病灶,自然效果要精准并且柔和很多。
图十七
然后再进入其他我们觉得需要做处理的色彩通道,比如刚才觉得红色略多,那我们就进入红色通道,把青色多加一点点,因为青色是红色的补色,加青就是减红,加多少就看大家各自的理解了。如果有必要,大家还可以自行决定需要对哪些细节做出调节,比如嘴唇的颜色要不要调一调啊,眼珠的颜色要不要换一换啊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在全部调节好了后,基本来说图片就处理完毕啦(图十八)。
图十八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色我用的是调整图层的方式来做,但这绝对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非常棒的工具命令可供选择,比如 Camera RAW 滤镜等,大家可以根据你的图片的特点,或者个人的喜好来做选择,对调色这块有兴趣的同学,也欢迎持续关注我的头条号,会有相关的视频和图文教程,陆续推出。如果有朋友需要本案例的图片做尝试练习,或者对教程有不解之处,都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我会及时回复,响应大家的需求,为大家排忧解惑。谢谢大家!~
本案例的视频教程链接如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