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拉门多少钱一平
文章目录:
1、布达拉宫外墙现“蜘蛛侠” 飞檐走壁为哪般?2、当雪域高原小村“牵手”大上海3、四川,对不起
布达拉宫外墙现“蜘蛛侠” 飞檐走壁为哪般?
进入藏历九月,布达拉宫一年一度的粉刷季如期而至。究竟为何布达拉宫需要一年一次的粉刷?又是什么力量让来自各地的义工聚集于此,自发地为粉刷布宫献上自己的力量?
先从哪儿刷起?
△ 工作人员在粉刷布达拉宫外墙。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在建有布达拉宫的红山山顶上,有一座名为“拉孜”的小白塔。由于白塔的修建时间早于布达拉宫,因此,按照习俗,每年的粉刷工作都会从这座白塔开始。接着按照白宫、红宫、黄宫的顺序依次进行,最后粉刷门窗的黑色边框。整个布达拉宫的粉刷需要近半个月的时间,此外,每10-15年还会增加整个白玛草墙的粉刷工作,粉刷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半个月左右。
为什么每年都要粉刷一回?
△工作人员用古老的办法将布宫粉刷一新 图片来源:新华网
藏历9月22日是西藏的“降神节”, 布达拉宫的粉刷需要在每年的“降神节”之前完毕。此时节正值雨雪转换、秋冬更替,刷墙不必担心雨水冲走墙粉,同时,传说这一天神仙会降临人间,谁家的墙面刷得白刷得干净就会停留在他们家。因此各家各户也都会将自家粉刷一新,表达对佛祖的崇敬。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建筑本身,雨季过后,经过雨水冲刷的布宫墙体土质疏松,木质材料容易蛀虫、腐烂。
什么涂料让布宫又崭新又芳香?
△将白灰、牛奶、奶粉和白糖这几种原料加水混合搅拌,便成了粉刷布达拉宫的涂料。 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与其他建筑不同的是,粉刷布宫的涂料除了以产自西藏当雄县羊八井的白灰为主之外,还要兑入牛奶、白糖、冰糖、蜂蜜、红糖等。据粉刷工人介绍,涂料中添加糖是为了让涂料更具黏性,更容易附着,不易脱落。在调配涂料时,还要按比例添加红、黄色矿物质原料,由专业的粉刷工作人员以适当比例配比。同时要添加藏红花,这可以去除异味。
布达拉宫外的“蜘蛛侠”
△“蜘蛛侠”在宫殿高层作业 图片来源:新华网
每年的布达拉宫粉刷工程都需要很多人手,但你知道吗,其中绝大部分人是自愿参与的。近几年,粉刷工作在延续传统泼洒方法的同时,还采用了电动喷洒技术,来自西藏各地的义工身背水桶奔走于石阶上下,将涂料不断运送到指定地点,再由粉刷工人将这些涂料涂刷到墙壁上。有些宫殿的外墙粉刷还需要用绳子将他们悬挂在空中,飞檐走壁间向墙体泼洒调制好的灰浆,人们经常开玩笑称他们为“蜘蛛侠”。正是他们这样辛劳的付出,才得以保证白宫的每处墙壁都能够在“降神节”前换上“新装”。(中国西藏网 综合/央金)
当雪域高原小村“牵手”大上海
郭秀玲团队把氆氇制作的时尚成衣带到秀场。本报记者王辰阳摄
西藏拉孜县,距离珠穆朗玛峰不到200公里,这个平均海拔4050米的县,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仿佛指向这里的人们居住在云端之上。
吉角村,曾是拉孜县海拔最高的村,海拔近490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村民们常年生活在群山之间,用水用电都十分困难。2023年11月底,村民们离开了世代定居的不毛之地,集体搬入了新吉角村,距离拉孜县人民政府不过5分钟车程。
今年是对口援藏30周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跟随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来到新吉角村,与村民们进行了一场“三日谈”,谈谈一年来的新生活。
一日谈·适应新生活
在拉孜县的上海杨浦路,新吉角村的大门临街而建,一列红旗立在门楣上猎猎生风,“吉角美丽宜居村”的汉藏双语门牌格外醒目。一位干练的年轻人迎上来,他是今年28岁的格桑加措,已经在吉角村当了3年的党支部书记。
三言两语,格桑加措介绍了吉角村的情况:现在村里有37户143人,老村曾是拉孜县海拔最高的村,自然条件恶劣,常年风力8级至12级,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住的是藏式土房,到2019年才通水通电。“高苦难”是老吉角村最明显的特点。
“记得2021年我刚当上书记,那年夏天雨季很长雨又大,有几户人家的房子都塌了,维修费时费力也不是长久之计,大家都在发愁要怎么办。”格桑加措说。
当地干部和援藏干部几经调研讨论,决定要尽快让老吉角村易地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从2018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开展了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工程,陆续将多地4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的农牧民聚落迁往相对较低海拔的安置点。
但是,吉角村易地搬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按照最初计划,搬迁后的新吉角村离拉孜县城比较远,建的新房都是楼梯房,这些变化让村民们无所适从。经过反复调研和争取,新吉角村的规划方案得以调整,选址离拉孜县城更近了,车程不过5分钟,新房也修成了藏式风格的两层平房,更符合当地老百姓的居住习惯。
“既然是给村民们造新家,就要倾听他们的需求。”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副县长李贇峰说,“我们和当地的干部以及村民代表一起摸底,了解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房屋户型、喜欢什么样式的装修、甚至家具要怎么朝向和摆放。”
建好的新房也兼取所长,选用内地建筑常见的断桥铝门窗和浅色地砖,既保暖实用又温馨明亮,多数房屋还采取了藏式的装修风格,让村民们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
走进村民桑珠的家,记者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藏族风情,鹅黄色的墙面上绘有色彩斑斓的吉祥纹饰,大件的木质家具上铺着厚厚的藏式毛毯……桑珠请记者一行人坐下,倒上奶茶,开始说起他搬进新家的感受。
“以前老村的环境很恶劣,很多房子都有裂缝,随时可能倒塌。”谈到以前的生活,桑珠脸上还有些担忧,“我们一家有九口人,后来分到了这套面积184平方米的新房子,住得更安全也宽敞多了!”
桑珠今年69岁,他还清楚地记得2023年11月28日,大部分村民一起从海拔4900米的老村搬到海拔4000米的新村。他说:“那天是村里的大日子,大家都穿着过节的藏袍,一早搬迁的车队敲锣打鼓驶向新家。拿到了新家的钥匙,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激动。”
谈话间,桑珠老两口对搬到新房后的生活赞不绝口,最满意的是方便孙子在拉孜中学读书,以前他上学一趟路程有40公里,一个学期才能回一两次家,现在从新家步行到学校也才十几分钟。
搬进新居后,村民们还在适应新生活,有些老习惯一时半会难以改掉。上厕所就是其中之一。在牧区,不少村民们习惯在户外“方便”或者上旱厕,看似“回归自然”的做法其实很不卫生,还容易造成包虫病等疾病传播。大家搬到新吉角村后,急需来一场“厕所革命”。
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教学怎么用水厕,年轻人带动老年人形成新的如厕习惯……一开始,村里还有人偷偷跑到新村旁边的空地“方便”,只为了节约一点水费;现在大家已经离不开水厕,干净又卫生。
听说了其中原委,记者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走访的几户村民都要拉上记者到厕所里参观一番。
“之前在牧区,要通过烧牛粪来取暖或烧热水;现在家里就能用上太阳能和燃气,这样我给一岁多的宝宝准备食物就更方便了。”藏族青年次旺曲吉说,搬到新家生活条件改善了,大家的卫生习惯更好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更令人放心了。
从日照当空到暮色四合,记者在新吉角村里走走停停,进了好几户人家拉家常,不知不觉天色已暗。此时,村头传来阵阵欢快的藏族乐曲。“是晚上村里人聚在一起跳锅庄咧。”格桑加措说。
夜色里,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开始享受休闲时光。记者和格桑加措约定好,第二天再来细细探访村里的新变化。
二日谈·拥抱新变化
再访吉角村,还是一个好天气。趁着晴天无风,格桑加措准备和几位村民驱车前往老村附近,忙起牧场搬迁,旺堆大叔就是搬迁团队中的一员。
尽管已经搬到新村,畜牧业依然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牧区高寒的气候,加上长时间在移动毡房里席地而坐,导致旺堆和很多村民都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长年在牧区,医疗条件欠缺,旺堆腿疼时常常就忍着,疼得实在太严重了才停下劳作。
搬到新吉角村后,居住环境好了很多,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暖气片,旺堆关节痛的次数少了,难受时也可以到附近的诊所看病,开车5分钟就到了。“我劝他该看的病还是要看,虽然关节炎已经是久病难以根治,但是能缓解一些也是好的,何况看病拿药也有医保报销呢!”旺堆的妻子边巴阿姨说。
“别看老村和新村海拔只差900米,这边气候300米是一个坎,差距大着哩。”吉角村的乡村振兴专干宗吉说,目前村医会定期来给村民检查身体、送药,县医院的医生也会不定期义诊。吉角村新的卫生院正在修建,不久后村民们看病拿药就更方便了。
小到个人生活,大到乡村治理,新吉角村正在拥抱新变化。
走在新吉角村平整的内部道路上,一排四个垃圾桶引起记者注意。吉角村也在推行垃圾分类吗?“不错,为了做好垃圾分类,我们专门向上海取经了。”宗吉介绍道,“上海杨浦援建我们拉孜县,那里的228街坊也和吉角村结对,建设新农村还引入了不少城市建设的好经验。”
在吉角村口的值班室,记者看到一块在上海基层常见的蓝色大屏幕——智慧社区管理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停车管理、养老管理等11个智能化模块,可以实时看到各项指标和情况。
今年5月,吉角村智慧社区方案收获一项大奖,在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颁奖典礼中,荣获“数字城市金牌项目”。这是西藏的第一次,也是首个获得金牌的援藏项目。
新吉角村的一期项目是让村民们安居的现代化小区;而刚刚落成不久的二期项目,是新村门口的一条商业街,不仅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还能给村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里有共享助农主播间,配合村里合作社卖起牦牛肉制品;还有文旅空间,游客可以买氧气歇歇脚;旁边的连锁餐饮店也即将营业,未来要引入上海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在县里招募一批外卖骑手……
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联络组拉孜小组组长、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宫爱如说,从数字智能治理的技术落地,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雪域高原的生动实践,吉角村村民生活质量、发展空间得到根本改善,村民们可安居、能发展。
在新吉角村二期项目的一侧,三期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计划于今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将成为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党群服务和社区睦邻中心。大都市里“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也将在这片高原净土落地,闪闪发光。
三日谈·谱写新故事
第三天一早,在吉角村迎接记者的是高高瘦瘦的次仁塔杰和一杯温暖的咖啡。“先喝杯咖啡提提神,你们从大城市来都喜欢。”次仁塔杰时任吉角村所在查务乡的党委副书记,他见证了新吉角村从无到有,今天也正好来村里准备迎接调研考察的客商。
“这咖啡也是我们村里的创业项目,咖啡豆和咖啡机都是从上海带来的,尝尝味道怎么样?”他先向记者推荐起了产品,“咖啡都是村民做的,我们希望以后能吸引更多本地青年回来就业创业。”
此时的索朗多吉刚刚起床洗漱,但他可不是村里的“懒汉”,反而是著名的上进青年。今年31岁的索朗多吉,在县城经营一家餐馆,人气很旺,高峰期甚至要提前订位。
“他们家味道可好了,藏餐中餐都不错。”听到介绍,索朗多吉有些害羞。这家餐馆是索朗多吉一家搬到新吉角村以后才开起来的,靠着以前打工和放牧攒下的8万元本钱起家,不到一年已经回本。
“我是老板也是厨师,店里还招了一个服务员,生意不错的话一个月能净赚一万五千块。”索朗多吉下一步的计划是到拉萨或者日喀则再精进自己的手艺,多学点拿手菜。
年轻人靠拼搏自食其力,村里也不忘给困难家庭添一份保障。
从高山上搬到现代化小区式的建筑,新吉角村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也需要有人维护,援藏干部把物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到这座新村。村委会商量着,与其在外面招聘保安、保洁,不如请村里人来工作,公益性的岗位还能给村民增加收入。这个好提议获得了村民大会一致通过。
益西普尺大姐成了新吉角村的专职保洁,白玛杰布大哥则负责安保工作,他们每个月都能获得2400元的收入。
“我以前在牧区是没有工作的,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领工资。”益西普尺说。如今,她的丈夫还在新吉角村建设的三期项目上工作,一家人的收入增加不少,大大缓解了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的压力。
谈到儿子和女儿,益西普尺既骄傲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她还有个人新的职业发展规划——参与氆氇编织的培训,增收创收。
氆氇是手工制作的毛织品,在西藏常做成衣服或床毯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氆氇正被挖掘出新的潜力。“上海工匠”、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秀玲多次来到西藏,钻研如何将氆氇工艺与时尚产业结合,帮助当地妇女就业。近一年来,郭秀玲把氆氇制作的时尚产品,带到了巴黎和纽约,登上全球瞩目的秀场。在吉角村,郭秀玲在青藏高原开设的第8个氆氇工坊刚刚落成,五彩的绒线将为当地编织出新希望。
郭秀玲的好朋友,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彭一浩见证了吉角村氆氇工坊的诞生,也多次来到吉角村调研,推动了当地的变化。“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关注西藏、支持西藏,更欣喜看到这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藏族同胞、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藏族同胞,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彭一浩说。
“我想对当地和上海援藏的党员干部们说一声‘雅布’,感谢你们!”益西普尺说。“雅布”是藏语点赞的意思,藏族人会用大拇指沾着白色糌粑,在真心称赞的人身上点个指印,就是“雅布”。
“你家酥油茶的味道也‘雅布’!祝大家的生活都‘雅布’!”记者回应道。在场的人都笑了,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王辰阳 丁汀)
来源:西藏主要新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四川,对不起
对于四川,外省人一直都有很多误解。
比如,人手一只大熊猫。
又如,每个四川人都很能吃辣。
再如,四川人早饭火锅,午饭火锅,晚饭火锅。
但四川也许从来没想过,自己有天会遭遇根本性危机——外省人竟然连四川区域都分不清。
藏族男孩丁真,因为人帅笑甜,爆红网络,被称“甜野男孩”教主。每年走红的帅哥很多,能上央视和被华春莹夸的,丁真是头一个。
看着这张野性的帅脸,无数女生哀嚎,为什么我去西藏没有看到这么帅的汉子?
你当然看不到了,因为丁真在四川。
是的,虽然丁真的黑脸、藏族服装和照片里的草原高山看起来都很西藏,但丁真就是四川人,家在甘孜州理塘县。
微博@理塘丁真
然而万万没想到,不说甘孜理塘还好,说完网友更炸了。
甘孜?甘孜是西藏的呀?
理塘,咦,理塘不是属于香格里拉吗?
在外省人的认知里,丁真要么是西藏人,要么是云南人,又或者是新疆人,反正就不像个四川人。
微博@绿毛鸡
近30万人的投票中,有22万人把丁真错认成西藏boy。
微博@瓜组情报员
得知丁真是四川人的那一刻,网友的泪掉了下来。
但冲击一个接着一个:
色达,是四川的。
泸沽湖不只在云南,还有一半在四川。
《康定情歌》里的康定,居然在四川。
白素贞,不是杭州人,是四川人。
原来四川能看到雪山。
原来四川还有高原。
.......
白素贞 成都人
看到这些,四川人差点没被送走:谢谢,有被你们逼疯。
你们不是对四川有误解,是根!本!就!不!了!解!
四川大得很
四川是真的大。
以48.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四川在我国各省面积排行榜上高调霸占第五名。要知道,前四分别是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这几个众所周知的大省,四川能紧随其后占到第五,说明有两下子。
仅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州,靠着15.3万平方公里,就差点能抵过面积15.7万平方公里的好客山东全省。
然而大只是表象,四川的底色在于复杂。内蒙古也大,但它能一眼搞懂(内蒙古:禁止拉踩)。四川,不行。
没有哪个省,能复杂过四川。
按照地势高低,我国疆域从西到东分为三级阶梯。以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为界,左边的青藏高原地区是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右边的盆地区域是第二级阶梯,海拔1000-2000米左右。第三级阶梯地势最低,海拔500米以下,主要是东部的平原地区。
四川,横跨了第一级和第二级两级阶梯,一半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一半在盆地。最高海拔点贡嘎山(7556米)和最低海拔点御临河峡口(188米)之间,相差了7368米。
卫星图看起来很直观,四川的地形确实分裂。
这直接导致了四川地貌的复杂。除海洋外,四川拥有我国所有的主要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四大类。
一个颠覆认知的事实是,四川是山城。全省面积的77.1%,都是山,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南部凉山地区和甘孜、阿坝的东南部。记住了,四川是山城,山城,山城。
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的盆地地区,盆地西部和河流两岸是平原,盆地中部地势稍高的地方是丘陵。丘陵和平原分别占了四川全省面积的12.9%和5.3%。
四川面积最小存在感也最弱的地貌是高原,整个四川西北部,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就是高原所在地。
而在川西的高原里,藏着个比四川是山城更颠覆认知的事实——若尔盖草原。是的,草原不仅在内蒙古,也在四川。
地形地貌复杂了,四川的植物、土壤、气候自然也会随之复杂。可以说,中国从南到北的气候,在四川你都能体会。要是地方选对了,在横断山地区,不用一年,只用一天,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四季。
四川,对不起!
四川这么大,然而我们对四川的认知,往往都只限于成都、盆地和火锅、熊猫。
因为这些在网上曝光得最多,最出名。
但把甘孜、康定、理塘、白素贞从四川除名的锅,还是得我们自己来背。投票错的22万人,欠四川一句道歉。
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认知、行为会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记忆偏差是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记忆强化、弱化、记忆内容改变、虚假记忆等。
我们记错这些地方和白素贞的省籍,原因可能有两点:一,信息干扰;二,脑补。
1974年,Loftus 和 Palmer两人确立了错误记忆研究的误导信息干扰范式。两人的研究里有一场实验,给所有被试放一段汽车交通事故的录像,然后让被试回答问题。问卷中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当两辆汽车___时,汽车的时速大约为多少英里?①
空格中的用词有两个,分别是“碰撞”和“撞毁”。一组被试用“碰撞”发问,一组被试用“撞毁”。我们分别称为碰撞组、撞毁组。
一周之后,研究人员换了个问题:在上次的录像中,你是否在交通事故现场看到了撞碎的玻璃?
结果显示,碰撞组的人有14%说看到了,撞毁组说看到的比例有32%。而实际上,视频中根本没有碎玻璃。②
截图来自TED,ElizabethLoftus
研究人员认为,是信息干扰导致了两组被试的不同结果。“撞毁”和“碰撞”暗示了损坏程度,这对两组被试造成了误导,认为车祸这么严重窗户肯定碎了。撞毁组的人因为“撞毁”一词暗示的损坏程度更高,受到的误导也更多。
把白素贞当成杭州人,就是典型的记忆被干扰的例子。
白素贞最为人所知的两个标签是:白蛇、雷峰塔。雷峰塔在杭州,就会让人以为白素贞也是杭州人。
四川人看了表示想咆哮,你们记得白蛇和雷峰塔,倒是也记下“青城山下白素贞”,青!城!山!下!啊!
要是你说你不知道青城在哪里,那就没得聊了,再见。
造成错误记忆的第二点——脑补,是90年代提出的错误记忆范式之一,正式说法叫Deese-Roediger-McDermott (DRM)范式。与外界的信息干扰不同,DRM范式认为,人记错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内部加工。①
DRM范式的实验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给被试提供学习词表,让被试学习,第二步对被试进行测试。词表里的词一般是15个,比如医院、护士、病人、药品、手术等,这些词都围绕关键诱饵(医生)设置,但关键诱饵并不会在词表中出现。结果发现,测试时很多被试都会说词表里有“医生”这个词。
Rodiger和McDermott在1995年的研究中确立了DRM范式。在当时的研究中,有40%的被试都错误报告了并没有在词表中出现的关键诱饵。这说明,被试对词表的联想,造成了自己的记忆错误。③
我们把甘孜和康定从四川除名,就可以用DRM范式解释。拉、巴、喀、孜、康都是西藏地名儿的常见词汇,比如拉萨下面就有拉孜县、江孜县、康马县。甘孜和康定这俩地名儿,在不查证的情况下,就凭着“孜”和“康”,怎么看怎么藏。
把丁真当西藏人,也是因为脑补。丁真长得黑是很藏,穿得也很藏,因为他就是藏族人,但谁说的藏族人必须生活在西藏?
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都有藏族聚居区,四川更是第二大藏族聚居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有近150万藏族人生活在四川。
除此之外,四川还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要是哪天突然火了个彝族小伙,千万记得,他有很大可能是四川的。
1.周楚.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实验[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Elizabeth Loftus: How reliable is your memory? TED Talk,20130923
3.Roediger, H.L., & McDermott, K. B. (1995). Creating false memories: Remembering words not presented in lis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4(4), 803–81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