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鳄海外并购风险渐显 最主要为政策风险

煤炭大鳄海外并购风险渐显 最主要为政策风险 更新时间:2010-10-11 6:40:26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寻煤之路开始呈现加速之势。但是有业内人士担忧,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但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而且风险也在加大。  脚步加快  近日,中煤集团所属的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取得商务部颁发的“澳大利亚中煤资源有限公司”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这意味着中煤集团“走出去”战略打响,而澳大利亚成为其进军海外市场的首战之地。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指出,目前中煤集团在进入海外煤炭市场方面非常积极。  事实上,积极的并非只有中煤集团。在此之前,有不少企业已经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并在今年以来呈现加速迹象。  1月初,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一口吃进澳大利亚Felix公司100%的股权,既拉开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寻煤的序幕,同时也完成了中企在澳大利亚目前最大一宗收购案。  紧接着的1月12日,中冶科工以2亿美元直接入股澳大利亚China FirstPtyLtd的母公司Resources HouseLtd,同时获得ChinaFirst煤矿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  2月6日,澳大利亚第五大富商克莱夫-帕尔默控股的矿业公司R ESourcehouse曾宣布,已经与中国电力签订了一笔总额为600亿美元的煤炭交易合同。澳方称,这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出口合同”。  国内另一家煤炭大鳄中国神华近期也透露,目前,神华已在澳大利亚获得了一个大型煤矿的勘探权,计划2015年之前建成一座1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矿并投产。同时,在印尼还有一个煤电一体化工程,共有2台发电机组,正处于建设中期。神华海外并购的步伐在明显加快。  风险加大  “海外并购是国内大型煤企外延式扩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外延扩张包括在国内行业整合中寻找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审慎地进行海外战略性资产收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员李朝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国内大型煤企加速海外并购将是一种趋势。  然而,面对正在掀起的寻煤热潮,有业内人士指出,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当前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正在加大。  其中,成本增加的风险可能形成对中国企业海外寻煤最直接考验。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资产价格特别是资源价格快速回升,令资源类并购价格逐步增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锐指出,这将使中国企业面临着海外并购成本叠升的难题;另一方面,国内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企业获得廉价并购资金的宏观环境也正在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刺激性政策淡出与流动性的收缩,企业筹集海外并购资金的难度和成本都将相应增加。  再者,即便是中国企业“不差钱”,来自收购对象国的政治风险的日益加大或许同样不容小觑。  “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近年来中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煤炭市场的卖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这种情况下,部分资源性国家对资源的控制程度势必会有所提高,外资进入门槛也会有所提升。”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资深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与4年前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兵败等老套故事相似,带有“国企”字号的中国煤企,面临十分严苛的程序审批或是政策刁难。  实际上,从此前中铝收购力拓失手开始,中企在海外的收购就遇到市场经济之外的力量阻击。宝钢收购澳大利亚Aquila卡脖,中色集团入股国际稀土矿商Lynas受阻,武钢与WesternPlainsResources的合资流产……恰恰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并非坦途。  “可以说,现在企业走出去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应该是资源国的政策风险,企业走出去最好能够得到资源国政府的支持与授权,与政府达成某种长期投资协议,以减小政策变化带来的损失。”李廷对记者表示。

济南电子万能试验机

济南电子万能试验机

济南摩擦磨损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