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企业拆迁怎么补偿?这场关于征拆的博弈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公司没有资产员工赔偿
在拆迁过程中,着重注意的应该是对城市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充分保护。但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目标的不同,会使得在城市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城市规划成为拆迁方与被拆迁方的博弈。
企业拆迁对于一个企业和企业主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企业拆迁补偿是否如意直接关系到企业主今后的事业安排和企业之后的发展。所以被拆迁方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学会知法、懂法、用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企业主如何在拆迁中保护自身利益,今天,征拆律师就为您答疑解惑。
企业拆迁涉及到的补偿问题,被拆迁人又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呢?
1、
拆迁资产的补偿费用 ,
包括:无法搬迁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着物,以及因搬迁而发生损失的机器设备而生的补偿等。
2、停产停业损失。 以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既包括实际经营损失也可酌情包括预期经营损失。停产停业损失往往是直接影响企业赔偿总额的部分。停产停业费用不仅应当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等物品的实际损失,还应当包括按照往年同一时期的实际销售额或利润额确定补偿数额。
3、
拆迁补偿费用
,包括搬迁前期费用和搬迁过程中发生的停工费用、机器设备调试修复费用以及物资的拆卸、包装和运输、解聘员工和停产造成的违约金等补偿费用。设备搬迁安装费用应当按国家和当地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
4、
基于拆迁政策发生的奖励费用
,专业的律师团队都会用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客户在“适当”的范围内,争取合法权利与合理补偿,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减少由企业征地拆迁事项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损失,做企业利益的护航人。
那么在企业拆迁的过程中,企业主们遇见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拆迁信息不对等,这是拆迁方屡试不爽的手段之一,也是最令被拆迁方无可奈何。
一般情况下拆迁方会凭借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陌生和信息的不对称,宣称补偿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的拆迁政策决定的。事实上,政策不等于法律,更不能违反法律,在不同位阶之间的法律不一致时,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虽然我国目前在征地拆迁领域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但是也是有关于征地和拆迁的法律法规,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已失效)、《城乡规划法》,
还有其他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
但是实践中很多地方政府制定的拆迁补偿政策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拆迁的各项标准、补偿金额不可能做到完全按照政策执行。
所以企业在遇到拆迁时或在听说将要拆迁时,要及时查询、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有疑惑或向专业人士咨询,而不要太过相信政策中规定的补偿标准及相关规定。
一旦在补偿方案中有违法情况存在的时候,就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复议和诉讼,通过复议和诉讼来确定拆迁补偿方案的不合理性或违法的地方。同时通过复议和诉讼更多的是创造谈判协商补偿的机会,使被拆迁人得到满意的补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