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集团扩张产能积极布局机器换人和电动化全产业战略
事件:公司通过网络竞价方式以人民币4,426.6 万元的价格中标了华昌液压资产。 国内叉车行业2018 年实现叉车销量59.7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20%。
点评:
行业地位稳定,收购华昌液压资产有利于产能扩张和长期资源储备
杭叉集团为国内民营叉车龙头,其主要产品中内燃叉车占比超过70%,电动仓储车+电动平衡重叉车等占比30%。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在21%以上,规模仅次于安徽合力。公司盈利能力较强,roe 和roa 水平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经营现金流充裕。
华昌液压所拍卖的资产中价值最大的部分为土地使用权与厂房建筑物,工业用地面积为2.89 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物面积2.12 万平方米,其土地、主要厂房建筑物位于公司园区。此次公司通过资产购置的方式对其土地、厂房和公司现有厂房进行统一化管理和建设运营,有利于公司未来产能扩充和储备资源的长远发展规划。
受益于下游景气度持续和物流仓储成长需求,公司18 年前三季度叉车产品销量及收入增速持续提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6 亿元,同比增长达 25.02%;实现归母净利润4.30 亿元,同比增长15.56%,和上半年的增速12.19%相比也有进一步改善;其中q3 单季度实现营收21.2 亿元,同比增长27.54%;实现归母净利润1.14 亿元,同比增长25.99%;另外,公司研发费用有较大幅增长,但今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的上升较上半年已有大幅改善。今年以来,公司账面现金理财累计贡献投资收益达6708.36 万元,同比增加81.11%。
公司目前已形成以职工控股、国家参股、经营者持股的较为清晰的股权结构, 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效率的经营积极性。
积极布局物流仓储+机器换人全产业战略,稳健与成长性兼备
公司近年来集中投入agv 自主研发助力智能仓储技术发展,积极进行产业布局。伴随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口红利消失,物流仓储高速发展+机器换人的需求缺口,同时享受叉车产品结构电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的带来的行业发展红利,公司也进入战略发展的新阶段,稳健与成长性兼备。依托自产的agv 产品,智能物流项目业务迅速发展,未来将打造全球领先的物流方案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领域将涵盖工业车辆产品及后市场、智能物流系统集成等,励志成为国内产品线最全、销售网络最强的叉车企业。
公司已成功实施了沈阳宝马、京东物流、常州赛拉弗光伏等一批自动化解决方案项目,目前在手大小项目数十个。此前收购杭州重型机械临安厂区资产包扩张产能;郑州嘉晨电器有限公司一直承担着省、部和国家电动车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产业化项目,在国家电动车科技攻关中有突出贡献。参股郑州嘉晨,提升公司电动工业车辆的核心技术。叉车行业竞争壁垒日益提高,公司通过智能化、集成化、国际化推进下建立全球竞争优势,保持国内外市场一线设备制造商地位。
新兴产业需求促进行业发展空间,产品结构电动化趋势实现销量较快增长
2018 年国内全年实现叉车销量59.7 万台,再创历史新高,同比17 年全年销量49.7 万台(+34%)的高基数下依然维持20%以上较高增速,规模化效应显著提升行业集中度。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二、三类电动仓储车辆,随着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规模扩大,自动化仓储物流设备投资需求将持续,二、三类车19 年将依然维持较高增速。一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行业稳定需求增量,同时叉车行业整体销售和租赁市场的发展也非常快。车辆排放标准逐渐提升,存量叉车更新需求加速释放。 再从成本端看,叉车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达90%,假设19 年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整体下行,产品毛利率水平还将有一定程度修复。由于叉车属于重资产加工制造业,固定成本较高,预期成本下行会对行业带来较大利润弹性。
目前我国叉车电动化比例和国际上的电动化比例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包括大型的平衡电动和小型化电动仓储的数据,2017 年我国电动叉车占比约41%(含小型电动仓储搬运车),远低于全球电动叉车60%左右的占比,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动仓储和电动平衡类型叉车往往占有更高的比例。长期来看,国内的叉车产品结构电动化趋势确定,电动叉车更具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企业生产环保标准的加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电动叉车替代内燃叉车将是未来大趋势,国内市场电动化渗透率提升还有巨大空间。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87.66 亿元、104.58 亿元和 121.39 亿元,同比增长25.16%、19.30%和16.08%,实现归母净利润5.70 亿元、6.80 亿元和8.13 亿元,同比增长23.68%、19.37%和19.50%,年均复合增速达 20%,对应目前股价的pe 分别为16.17 倍、13.53 倍和11.36 倍。与同行业相比,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估值优势明显,稳健与成长性兼备。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宏观经济向下、国际贸易政策及汇率大幅度波动等风险。
相关附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